[实用新型]一种精镗转台轴向通孔的镗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7042.1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庄献国;张宗涛;刘其全;康金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台 轴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镗孔用的机床刀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精镗转台轴向通孔的镗刀,属于机械加工金属切削领域。
背景技术
转台作为旋转式压片机的关键构件之一,其分为上冲盘、中模盘、下冲盘三层结构。以一种尺寸为例:上冲盘和下冲盘的上端面对应分布有几十个φ22+0.010mm的垂直通孔,用于安装上、下冲杆。中模盘的端面上分布有同上、下冲盘同等数量的φ26+0.030mm及22+0.010mm的同轴孔,用于安装中模。要求相对应的上冲盘上的通孔,中模盘上的φ26的孔,下冲盘上的通孔的同轴度公差控制在0.025mm的范围内。
加工上冲盘,中模盘,下冲盘上的孔径,起初的加工是在改造过的专用车床上,先钻孔,再用尾部顶丝顶起专用刀杆进行镗孔,每车镗完一个孔,就需重新对下一个孔进行对刀,调整转台角度,用此方法车镗转台冲杆孔效率低下,费时费工。随着数控设备的广泛应用,目前采用将转台分成上冲盘,中模盘,下冲盘三部分,在加工中心上分别分别进行镗孔,然后将该三部分组合在一起。现在使用的刀具基本上能满足一次加工完成上冲盘或中模盘或下冲盘上的孔径。加工第二件上冲盘或中模盘或下冲盘时就必须更换刀具。更换刀具时必须重新对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对刀,校验孔径公差,且加工好上、中、下盘后,需将三个盘组合,然后必须重新调整对应孔径的同轴度。
由于现有刀具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虽然能够使用先进的CNC数控加工中心,来提高加工精度。但是,与起初的加工方式相比却增加了分体加工完后的组合工序,且组合时为保证三个盘面上的对应孔径的同轴度,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无法凸显CNC数控加工效率高的优越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长寿命的专用刀具,对转台进行整体加工,避免因为现有刀具寿命短而将转台分体加工的状态。为了提高效率,充分发挥CNC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能够对转台的三个盘面进行整体加工,在保证加工的转台上对应孔径的同轴精度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数控加工方式的高效性特质的一种精镗转台轴向通孔的镗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镗转台轴向通孔的镗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2至4个刀齿,各刀齿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相邻两刀齿之间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排屑槽;各刀齿包括渐进式切削齿以及位于渐进式切削齿下端的主切削齿;所述渐进式切削齿的切削面呈梯形状的螺旋面,且梯形的小端向上,螺旋方向为左旋或右旋;所述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两个腰边,一个为标称刀刃,另一个为渐进切削刃,所述标称刀刃与所述刀头的轴线之间具有一锐角锥度,所述渐进切削刃沿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螺旋方向设置在所述标称刀刃的下方;所述主切削齿的切削面为由所述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底边轴向向下延伸的螺旋曲面,且螺旋方向与所述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主切削齿切削面在螺旋方向末端的边线为主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向所述刀头的轴线侧倾斜。
进一步,所述主切削齿切削面的螺旋角度不小于所述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螺旋角度。
进一步,所述渐进切削刃向背离所述刀头的轴线侧倾斜,且所述渐进切削刃与所述刀头的轴线方向之间的螺旋夹角为30°至60°,所述主切削刃与所述刀头轴线方向之间的螺旋夹角为20°至30°。
进一步,所述排屑槽呈螺旋状,其螺旋方向与所述渐进式切削齿切削面的螺旋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刀头包括3个刀齿,相邻两刀齿的上端面、下端面之间的弯弧半径均为R1。
进一步,同一刀齿上各侧面的底端边线相对该侧面的顶端边线的周向偏转角为32.04°,相邻两刀齿的相对侧面上的底端边线之间的周向偏转夹角为100°,所述刀齿的侧面的顶端边线与所述排屑槽在旋转方向上的轴向边线之间的周向偏转角为81.70°。
更进一步,所述刀头的轴向高度为10至16mm,且所述主切削刃的轴向高度为3至6mm,所述刀柄的轴向高度为23至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镗刀具有渐进切削部分和主切削部分,从而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所以使用该镗刀能够对转台的三个盘面进行整体加工,并保证转台上的对应孔径之间的同轴精度,不再需要进行换刀或者对转台的三部分进行组合,提高加工的时效性,从而充分发挥数控加工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