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吸球丢失的心电图机胸部导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7704.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敏娟;徐晓光;姜春艳;杨亚琴;蒋颖超;邹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敏娟;徐晓光;姜春艳;杨亚琴;蒋颖超;邹晓华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丢失 心电图 胸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防止吸球丢失的心电图机胸部导联。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工作中所用心电图机胸部导联一般有6个,配6个单耳或双耳吸球,吸球材质一般为多为硅胶,配金属吸球底座,每个导联的电极需通过吸球、金属吸球底座才能实现与病人的连接,吸球带有母扣,吸球底座(即吸盘部分)为金属材质带有与吸球连接的公扣及与导联电极连接的卡槽,吸球与吸球底座通过公母扣按扣方式连接,使用时通过挤压吸球形成相对负压,吸球底座才能连接在受检者胸部皮肤上,吸球底座一般金属镀镍材质,表面比较光滑,摩擦系数小,虽于吸球底座公扣表面设计了不同的螺纹,但吸球硅胶材质质软,变形范围大,两者连接部位长度较短,不足1cm,产生的摩擦力仍较小,连接仍不牢固,在临床使用频繁的过程中硅胶吸球很容易从吸盘底座上脱落、丢失,吸球较小,丢失后不易寻找,同时丢失后导致电极无法使用,同时吸球底座与电极插头之间多为香蕉插插销式连接或顶压螺栓固定连接,为单点成角连接,易旋转、松动,很容易导致硅胶吸球连同吸球底座一起脱落丢失,无论是硅胶吸球丢失还是连同吸球底座一起脱落丢失,都会影响临床心电图检查完整性(12导同步心电图无法做出完整的心电图),目前丢失后多数解决方法就是更换新的吸球或吸球底座,尚无较好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心电图机胸部导联,有效的防止丢失吸球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吸球丢失的心电图机胸部导联,包括吸球,吸球底座,电极接头,导联电极线,电极线接头的硬质绝缘塑料头,还包括弹力球网,所述弹力球网紧覆于吸球表面,弹力球网底部设置两个弹力拉手,所述吸球底座上设置底座卡扣,所述底座卡扣设置两个拉手固定钩,将弹力拉手固定在底座卡扣的拉手固定钩上,所述底座卡扣上还设置安装螺丝的滑道,所述绝缘塑料头上设置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上设置安装螺丝的滑道,所述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可以有效的防止吸球丢失,并且取材方便,简易易行,结构可靠,牢固,容易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弹力球网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吸球丢失的心电图机胸部导联,包括吸球1,吸球 底座2,卡槽3,电极接头,导联电极线,电极线接头的硬质绝缘塑料头,还包括弹力球网4,使用弹力绳结成合适大小的弹力球网,略小与吸球球体部分,所述弹力球网紧覆于吸球表面,弹力球网底部设置两个弹力拉手5,弹力绳需不能太粗,所成球网不能影响吸球的收缩和舒张。
所述吸球底座还设置底座卡扣7,底座卡扣的两端通过螺丝8连接,可通过调整螺丝松紧度调整底座卡扣的松紧度,以达到最佳紧固程度,固定于吸球底座弧形面上。所述底座卡扣设置两个拉手固定钩6,将弹力拉手固定在底座卡扣的拉手固定钩上。这样就可解决硅胶吸球容易脱落的问题。通过弹力球网将硅胶吸球及金属吸球底座连为一体,除非弹力拉手或金属卡扣断裂,否则硅胶吸球很难脱落,吸球底座也很难从电极端脱落。
所述底座卡扣上设置安装螺丝的轨道9,所述绝缘塑料头上设置连接卡扣10,所述连接卡扣上设置安装螺丝的轨道9,所述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通过螺丝8连接。螺丝分别穿过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的轨道内,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通过轨道式螺丝方式连接,可同时调整两个卡扣之间的角度及距离,连接卡扣的两端通过螺丝8连接,可通过调整螺丝松紧度调整连接卡扣的松紧度,以达到最佳紧固程度,固定于绝缘塑料头上。通过弹力网、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的结合彻底解决吸球容易丢失的问题。
连接卡扣两端的螺丝、连接底座卡扣和连接卡扣的螺丝均朝上,避免接触皮肤提高舒适度,螺丝帽端均加弹性垫片防止松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敏娟;徐晓光;姜春艳;杨亚琴;蒋颖超;邹晓华,未经杜敏娟;徐晓光;姜春艳;杨亚琴;蒋颖超;邹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密闭式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