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613.3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泰橡胶(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9/18;B60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牛顿 流体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主要通过轮胎内部的气压进行调节,胎内气压高,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小,胎内气压降低,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抓地和制动,但是不利于降低轮胎的阻力;反之,如果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小,虽然有利于降低轮胎的阻力,但是不利于抓地和制动。由此可见,现有轮胎不能够动态改变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保护轮胎是轮胎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轮胎侧面受到的冲击,人们一般采用钢片夹层的方式来保护轮胎,但是钢片夹层由于刚性强,钢片与橡胶的表面结合性能欠佳,如果轮胎受到正面冲击,钢片夹层往往会给轮胎带来易破损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轮胎的使用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轮胎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轮胎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轮胎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轮胎存在的缺陷,提高轮胎防护侧面冲击性能的同时而不采用钢带夹层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由内到外依次由帘布层、非牛顿流体层、胎侧层、胎面层、胶水层、钢板层构成,帘布层紧贴非牛顿流体层和胎侧层,非牛顿流体层被帘布层和胎侧层包围,胎面层紧贴胎侧层,胶水层位于胎侧层两侧,钢板层紧贴胶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是,非牛顿流体具有在高速剪切运动作用下保持原来形状的特性,同时,在低速剪切运动作用下可以变形,将非牛顿流体层紧贴胎侧层,起到支撑胎面层的作用,这样,在轮胎低速转动的时候,非牛顿流体层中的非牛顿流体可以流动,致使胎面层下陷,导致胎面层和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当轮胎快速旋转的时候,非牛顿流体层中的非牛顿流体不可以流动,致使胎面层不能下陷,并且使得非牛顿流体层可以直接支撑胎面层,这样胎面层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更好的在于,非牛顿流体层嵌入胎面层形成中间的突起,在轮胎告诉旋转的时候,主要是轮胎突起的部位接触地面,这样胎面层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减少胎面阻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铠装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位于胎侧层两侧的胶水层和钢板层,为轮胎受到的侧面冲击提供保护,不会影响轮胎的弹性,使轮胎能避免在受到正面冲击后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帘布层;2、非牛顿流体层;3、胎侧层;4、胎面层;5胶水层;6、钢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铠装和非牛顿流体层轮胎由内到外依次由帘布层1、非牛顿流体层2、胎侧层3、胎面层4、胶水层5、钢板层6构成,帘布层1紧贴非牛顿流体层2和胎侧层3,非牛顿流体层2被帘布层1和胎侧层3包围,胎面层4紧贴胎侧层3,胶水层5位于胎侧层3两侧,钢板层6紧贴胶水层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泰橡胶(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建泰橡胶(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