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站及其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477.X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川;马尚程;陈阜东;盛志磊;张逢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及其 筒仓 粉料破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内的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的筒仓内的粉料多采用助流气垫来防止粉料起拱,粉料均存储在圆柱形筒仓中,筒仓的下锥出口处安装有螺旋输送机将粉料输送到搅拌站的粉秤内进行计量。为了保证筒仓下锥体内粉料下料顺畅,防止物料起拱,下锥出口处安装有助流气垫,通过压缩空气的吹入防止物料起拱。但是,现有筒仓采用的助流气垫来防止粉料起拱,在筒仓下料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有压缩空气吹入,耗气量大,需要单独在搅拌站内设置储气罐,同时需要增加空压机的排气量;助流气垫需要电磁阀以便控制气管内压缩空气的通断,当搅拌站配有多个筒仓时,气路系统的连接控制复杂,且在空气进入筒仓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扬尘,会搅拌站内的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通过在下锥体上设有振动动力单元和振动执行机构,利用振动力来防止筒仓内的粉料起拱,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效果较好,能够解决粉料起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通过在混凝土搅拌站的筒仓上安装有该粉料破拱装置,不仅成本低廉,且能够保证筒仓内的粉料下料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粉料破拱装置设在筒仓的下锥体上,粉料破拱装置包括振动动力单元与振动执行机构,振动执行机构包括与振动动力单元连接的振动杆,振动杆包括与振动动力单元连接的头部以及自该头部延伸至该下锥体内的杆部。
优选地,振动执行机构还包括与杆部连接的振动板,振动板与杆部相互垂直。
优选地,该振动执行机构还包括与振动板连接的至少一个横杆,该至少一个横杆可移动的设在下锥体上。
优选地,至少一个横杆包括通过第一支耳可移动设在下锥体上的第一横杆和通过第二支耳可移动设在下锥体上的第二横杆,第一支耳与第二支耳上分别都还设有相同的第一腰型孔,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上分别都设有相同的第二腰型孔,第一横杆分别沿第一腰型孔或第二腰型孔的孔长方向移动,第二横杆也分别沿第一腰型孔或第二腰型孔的孔长方向移动。
优选地,第一腰型孔沿该第一支耳或第二支耳的竖直方向开设,以及将该第二腰型孔沿该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的水平方向开设,且第一腰型孔与第二腰型孔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粉料破拱装置还包括设在下锥体上的安装座,杆部贯穿安装座并延伸至下锥体内。
优选地,安装座包括相贯在下锥体上的套筒和与套筒连接且位于下锥体外部的底座,底座上通过压板固定有弹性元件,杆部依次穿过压板、弹性元件、底座和套筒并延伸至下锥体内。
优选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还位于第二压板与安装在杆部上的支座板之间。
优选地,下锥体上设有包括第一粉料破拱装置和第二粉料破拱装置在内的粉料破拱装置,第一粉料破拱装置和第二粉料破拱装置相互交错设在下锥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该混凝土搅拌站包括了该筒仓的粉料破拱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筒仓的下锥体上设置包括振动动力单元、振动执行机构和安装座的粉料破拱装置给筒仓提供振动力,振动杆的一端还连接有振动板,振动板的两端分别还连接有横杆,横杆通过销轴与安装在下锥体两侧的耳板连接,这样就使得振动板在振动杆的带动下,实现在筒仓内部的振动,从而振动板将自身的振动传递给粉料,使得粉料在振动力的作用下难以起拱,保证下料的流畅与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Ⅰ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