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1855.8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碧波;宫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并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低、电流高,这种特点导致光伏组件的电学损耗大、输出功率低,并且光伏组件输出为直流,在系统安装时,需要使光伏组件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成光伏阵列,然后将光伏阵列的输出集中起来接入逆变器,经逆变器得到交流输出,这一方面增加了直流高压作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这种系统走线复杂繁冗,而且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是基于整个光伏阵列的,若是有个别组件因异物遮挡或有其他原因导致故障出现时,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将调整降低整个光伏阵列的输出,这样的话,一块组件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输出的大大降低,并且大功率容量的逆变装置,元器件寿命较短,维护麻烦,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光伏组件需要接线盒来实现直流电的输入,需要采用旁路二极管的做电路保护和绝缘封装等,因此,迫切需要在组件端实现保护、升压和逆变一体化的集成模块,以实现单个光伏组件的并网及优化光伏组件系统的整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伏组件的并网装置,在光伏组件端实现封装、保护、升压和逆变一体化,实现了单个光伏组件的并网。一种光伏并网装置,包括盒体、保护模块、升压模块和逆变模块和盒盖,所述的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光伏发电设备的输出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直接供电。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并网装置还包括保护模块检测端口。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并网装置还包括升压模块检测端口。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并网装置还包括逆变模块检测端口。
检测端口用于模块特性的检测,用于系统维护检测或系统出现问题时的纠错检测。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并网装置还包括远程通讯控制端口。
远程通讯控制端口,用于实施远程网络监控相应光伏组件的实施发电状况,记录和统计该组件的适时发电情况,并根据需求对有问题的组件进行远程关停控制,或根据需求在合适时机对相应组件进行远程开启控制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发电设备的输出端输入到保护模块的直流电压为5-110V。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逆变模块输出端的输出交流电压为110-330V。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光伏发电设备的输出端采用镀锡条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盒体和盒盖采用轻质铝合金、聚苯醚聚苯醚(PPO)或聚苯撑醚(PPE)制成。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护模块包括至少有2个二极管、MOS管或IGBT并联而成的保护电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护模块还包括避雷针、散热片及接地保护单元。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发电设备为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由54片、60片、72片或96片光伏电池串或并联而成。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并网装置可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或者光伏组件安装支架上或者所述光伏组件的加强板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保护模块输入端、保护模块和保护模块输出端采用灌胶方式、塑封方式或密封盒体方式的密封。
逆变模块的输出端可以直接为电网、蓄电池或终端用户电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将保护、绝缘、升压和逆变功能一体化,将光伏组件的直流电变成高压交流电,并设置了光伏组件的反压保护模块,解决了由于部分组件功率低导致的整体串接的光伏组件功率低、光伏系统的故障不易维护、低压直流光伏发电输送系统电能消耗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并网装置轻盈,
体积小,并且采用模块化,接线简单,减少了外接线路的复杂性,减少因组件串并联造成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光伏并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伏并网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3为光伏并网装置工作的示意图。
1.光伏组件输出端2.保护模块输入端3.保护模块4.保护模块输出端5.升压模块输入端6.升压模块7.升压模块输出端8.逆变模块输入端9.逆变模块10.逆变模块输出端11.盒体12.盒盖13.组件密封区域14.保护模块检测端口15.升压模块检测端口16.逆变模块检测端口17.远程通讯控制端口18.光伏组件19.光伏并网装置20.电网21.蓄电池22.终端用户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控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导光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