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及汽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021864.7 申请日: 2014-01-14
公开(公告)号: CN203902408U 公开(公告)日: 2014-10-29
发明(设计)人: 李莹;王旭;魏超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R7/02 分类号: B60R7/02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许静;黄灿
地址: 1013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行李箱 货物 升降 汽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汽车使用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设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车辆每个零部件。行李箱是车辆装载货物的主要区域,但受车辆设计时行李箱空间位置和行李箱盖开启高度的限制,当向行李箱摆放或从行李箱内拿取大件物品和多件货物时,在行李箱的摆放和拿取都十分困难,通常需要弯腰进行,不仅十分费力,并且易磕碰头部,给人们使用行李箱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及汽车,该行李箱货物支架可以实现支架升降,抬高或降低行李板,方便人们向行李箱摆放或从行李箱拿取货物,节省体力,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包括:

用于放置货物的货物支撑板;

能够上下伸缩,以带动所述货物支撑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货物支撑板连接;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运行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货物支撑板上的第一轨道;

设置于行李箱地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二轨道;

以及,能够折叠或打开,以实现上下伸缩的升降主架,所述升降主架包括至少一个剪刀式支架,所述剪刀式支架包括交叉铰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轨道相背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轨道相背运动,所述升降主架折叠;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轨道相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向运动,所述升降主架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内;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第四滑动件,所述第三滑动件和所述第四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三滑动件、所述第四滑动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用于设置在行李箱内侧的驱动端和用于设置在行李箱外侧的限位端,自所述驱动端至所述限位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三滑动件和所述第四滑动件;其中,

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驱动端,且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滑动件连接;

所述第二轨道的限位端设置有一用于对所述第四滑动件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四滑动件的远离所述第三滑动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

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行李箱货物升降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货物升降架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操作,利于行李箱空间合理使用,提供省力便捷的货物摆放及拿取方式。当需要向行李箱摆放大件或多件货物时,可升高该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将货物码放在货物支撑板上,再降低该行李箱货物升降架,从而将货物收入行李箱内;当需要从行李箱取出货物时,可将该行李箱货物升降架升高,搬出货物后再将该行李箱货物升降架降低收回,以上过程均无需弯腰进行,并且节省人们搬运货物所需体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行李箱货物架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行李箱货物升降架折叠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3表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表示图3中B处剖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行李箱货物升降架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