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1902.9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5;A61M5/5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行业的日益发展,对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注射器在医疗器械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一次性注射器作为常规的医疗器械已在现代医学业广泛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医用垃圾处理。
注射器通常由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空心针筒内的推杆、配装在针筒内的密封胶塞及位于推杆前端的针头组成,针筒内壁与密封胶塞过盈配合,形成封闭空间,将液体吸入或推出针筒。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推杆回拉时将密封胶塞抽出针筒,针筒后端(相对于针头)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两侧形成限位凸起,所述两侧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相同,推杆前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台阶,当推杆回拉时,限位台阶落入环形凹槽内后被限位。
虽然限位台阶落入环形凹槽后被限位,但在较大的拉力下能被拉出,因此不能完全实现一次性使用。公布号为CN102989061A,名称为《一次性注射器》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及针头,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所述针筒靠近尾端设有限位凹槽,且该限位凹槽的对应筒口侧的后槽壁高于另一侧的前槽壁0.1mm~0.35mm;所述密封胶塞外缘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密封筋与底部的冲切边,所述冲切边与所述后槽壁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mm~0.3mm,所述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冲切边至所述密封筋的距离,所述密封胶塞的邵氏硬度在40度~100度之间。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在装配时,由于密封胶塞上的冲切边密封筋的阻挡,密封胶塞不易穿过限位凹槽达到针筒的前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针筒内,所述推杆前部套设有密封胶塞,所述针筒的内部靠近尾端固设有内环桥阀,该内环桥阀的前端位置处的针筒向内形成一圈凸出部以构成限位凸筋;所述内环桥阀由截面为圆环的固定环和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的弹性自由臂组成,该弹性自由臂由所述固定环向所述限位凸筋的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限位凸筋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凸筋的内径大所述推杆的止动环的外径0.005~0.2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胶塞的冲切边的外径大所述限位凸筋的内径0.2~0.4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胶塞的第二道密封圈的外径大所述限位凸筋的内径0.2~0.4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自由臂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弹性自由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内环桥阀的弹性自由臂在密封胶塞向针筒的前端移动时起到桥梁的作用,在所述密封胶塞向针筒的尾端移动时起到阻挡限位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只另外增加一个固定设置的部件即内环桥阀,因此结构稳定,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密封胶塞示意图。
附图2为内环桥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推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安装有内环桥阀的针筒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冲切边;2、密封筋;3、止动环;4、推杆;5、内环桥阀;6、固定环;7、弹性自由臂;8、限位凸筋;9、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专用抛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