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1961.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遠峰和洋;安藤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朱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等的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内,设置有发动机、马达和逆变器(inverter)。马达与逆变器由马达电缆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6(b)所示,车内配线503的一端连接至逆变器501。车内配线503的另一端安装有自适应连接器(self-fit connector)505。需要说明的是,当将自适应连接器505安装于配对侧连接构件时,通过锁止片(ロック駒)滑动而与轴端子卡合,由此在安装的同时进行电连接。
车身后部设置有蓄电池507(电池组件)。一端连接至逆变器501的车内配线503从车身地板下表面的车身前部通往车身后部,被布设于蓄电池正下方的车身地板之下,车内配线503的另一端连接至自适应连接器505。如图7所示,蓄电池507设置有作为配对侧连接构件的蓄电池侧端子板509,蓄电池侧端子板509配置于蓄电池正下方的车身地板之上。蓄电池侧端子板509与自适应连接器505之间的车身地板511穿设有贯通孔(连接用贯通孔)513。
在自适应连接器505中,收容于树脂制壳体(绝缘壳体)515的端子517向着与车内配线503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突出。另外,自适应连接器505的壳体515的除了与蓄电池侧端子板509相结合的结合面之外的外侧均由金属外壳519包覆。
如图6(a)所示,在车辆装配流水线上,车身以距离同步台车521所行驶的工作平台523预定的高度H(约1800mm),以一定间隔搬送至作业人员的头顶。通过从车身地板511的下表面侧仰面作业,将端子517插入贯通孔513,使自适应连接器505与蓄电池侧端子板509嵌合,由此进行电连接。然后,使螺栓527贯穿例如形成于金属外壳519的凸缘525的固定孔,并利用固定于车身的螺母进行紧固,从而在遮覆贯通孔513的同时完成与蓄电池侧端子板509之间的电连接。
由此,位于车身后部的蓄电池电力被供给至发动机室内的逆变器501。另外,通过将金属外壳519紧固至金属制车身地板511,对自适应连接器505进行电磁屏蔽。另外,在自适应连接器505的结合面上,安装有包围着贯通孔513并与车身地板511密合的环状密封垫529,当安装自适应连接器505后,车身地板511与壳体515之间实现了不透水密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631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车辆工厂进行将自适应连接器505装配到车身的连接器连接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以从车身地板下方仰视的姿势,在用一只手把持着自适应连接器505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对螺栓527进行临时紧固,再使用套筒扳手(impact wrench)等进行螺栓527的正式紧固作业。在使用套筒扳手等的情况下,必须从一开始就谨慎地进行螺栓527的临时紧固,使螺纹牙与移动着的车身上的螺母配合。如果在螺纹牙错位的情况下使用套筒扳手等,将有可能破坏螺纹牙。在车身嵌入螺栓并使用套筒扳手等来螺合螺母的情况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该连接器连接作业时的仰面作业成为作业人员的巨大负担。
本实用新型即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接器连接作业为仰面作业时能够使用双手的连接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收容有与布设于汽车底板(floor panel)的地板下表面的车内配线的导体导通的端子,并安装在上述车内配线的端部,用于将上述端子与配置于上述底板的地板上表面的配对侧连接构件连接;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覆固定在上述绝缘壳体的外侧面,用于将上述绝缘壳体固定在上述地板下表面;以及磁性构件,该磁性构件磁性吸附于上述地板下表面,用于将上述绝缘壳体支承于上述底板。
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连接器,金属外壳整体包覆固定在绝缘壳体的外侧面。通过将金属外壳固定在底板的地板下表面,将绝缘壳体和金属外壳一起固定于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1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藏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