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699.7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电池 掉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特别是一种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可拆卸电池供电的设备当电池耗尽时,必须关机更换另一备用电池,在更换电池期间,然而关机更换电池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这样影响了设备工作的连续性,在某些应用场合是人们难以接受的,例如,一些需要连续测量的医疗设备,因电池更换,导致测量中断,影响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及时诊断。其次,当设备电池安装完毕,设备开机需要进行初始化等一系列开机启动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一种可以在电池更换过程中不掉电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解决在电池更换过程中不间断供电的问题,需要使用储能元件(大容量电容、电池等)用于存储电能,在电池更换期间储能元件可以释放电能,维持设备持续工作,当电池再次安装完成后,设备自动切换至电池供电。
传统的方法是在设备的输入端并联储能元件,当设备连接供电网络时,储能元件便开始充电,当供电网络突然停止供电时,储能元件便释放已充入的电能为设备供电,保证设备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工作,如此设计只适用于采用恒定电压供电的设备。采用电池供电的设备,若储能元件与设备输入端并联,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阻逐渐变大,电压缓慢下降,当电池电压下降至最低设备供电电压时,电压亦跟随电池电压下降到最低设备供电电压,若在此时将电池取出,储能元件亦无法对设备进行供电,设备无法实现在电池更换过程中不间断工作。针对于电池供电设备,若要实现电池更换时不间断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导致储能元件电能释放问题;第二、低电池电压也可对储能元件充电。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低电池电压情况下也可对储能元件充电的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
一种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该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分别与电子设备电池组及设备供电接口连接;该装置包括储能元件;包括用于将电池电压升至稳定电压值的升压电路和分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池组、升压电路、储能元件顺序连接;所述储能元件与设备供电接口连接;所述分压控制电路包括对电池组进行分压的分压电阻、设置在电池组与升压电路之间的第一开关、设置在升压电路与储能元件之间的第三开关、设置在储能元件与设备供电接口之间的第四开关、根据分压电阻的分压信号对第一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所述升压电路为直流升压电路,包括隔离直流升压电路和非隔离直流升压电路。
再进一步,所述升压电路采用分立式升压电路或集成式升压电路。
再者,所述升压电路与储能元件之间还设有限流电阻。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储能元件为充电电池或大容量电容。
进一步,所述开关为电子开关或机械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池组和储能元件连接,用于为分压控制电路供电。
更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与储能元件之间、储能元件与设备供电接口之间、储能元件与控制电路之间设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为储能装置设计了升压电路,将电池电压提升至某一稳定电压,保证储能元件在低电池电压情况下可进行充电且电压保持不变。解决了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导致储能元件电能释放问题同时能够让低电压电池也可对储能元件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该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分别与电子设备电池组及设备供电接口连接;该装置包括储能元件。该更换电池不掉电装置主要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分压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由所述电池组、升压电路、储能元件顺序连接构成充电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储能元件之间还设有限流电阻。
所述放电电路,由所述储能元件与所述设备供电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