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703.3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盛(泰州)五金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炉出料口回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热处理炉配套的送料装置,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出料口回顶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炉属于机械制造业常用炉具,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升温快、热效率高、排污少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机械零件加热。现有技术的卧式棒料中频炉是一种从一端顺序送入待加热的工件,再从另一端等量输出已加热工件,此种顺序式加热方式具有连续性,便于大批量生产。中频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炉具,在电感线圈规格及电参数确定之后,其感应强度与工件所在位置的距离成反比,即工件处在电感线圈中间感应强度最大,两侧低一些。这种情况对位于进料口的工件没有影响,而位于出料口的工件因感应强度降低,造成工件内端面温度高于外端面,工件有温差必然增加锻造难度,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影响锻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产品加热时位于出料口的工件两端面存在较大温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回顶可靠,位于出料口的工件被回顶入炉膛内,能够显著改善待出炉工件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中频炉出料口回顶装置,它包括基座、左位动力缸、工件、中频炉、卸料托、右位动力缸和支架。所述基座为矩形架,在基座上端面顺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卧姿的中频炉,基座的右端面与中频炉的右端面齐平,基座右端面固定连接向外展开的支架,在中频炉的左端固定连接左位动力缸,左位动力缸的活塞杆面朝中频炉的进料口。所述中频炉的炉膛为圆直管状,位于炉膛两端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同轴,朝右的出料口下设卸料托。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右位动力缸,右位动力缸的活塞杆面朝中频炉的出料口,交替动作的左位动力缸与右位动力缸同轴,两者的活塞杆均可伸入到中频炉的炉膛内。
上述结构中,左位动力缸动作时活塞杆外伸至中频炉的进料口内80mm~100mm,右位动力缸动作时活塞杆外伸至中频炉的出料口内60mm~8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左位动力缸和右位动力缸为直行机构,交替动作控制容易,动作快捷,位置可控、准确;
2、将出料口待出炉的工件顶入中频炉炉膛内一段距离,可改善工件感应加热条件,消除待出炉工件内外端面的温差,有利于后续锻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右位动力缸静止,左位动力缸的活塞杆外伸,将待加热工件从进料口顶入中频炉炉膛内加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位动力缸静止,右位动力缸的活塞杆外伸,将位于出料口已加热工件顶入中频炉炉膛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盛(泰州)五金锻造有限公司,未经信盛(泰州)五金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