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前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810.6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浙;郑艳刚;高小静;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22;F21V3/04;B60Q1/20;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用前雾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照明质量的好坏,对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灯具的设计不但要符合法规上安全性的要求,还要满足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外型要以整个汽车的外型融为一体,美观实用,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等。
前雾灯装于汽车前部,比前照灯稍低的位置,用于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因为雾天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受到限制。所以需要前雾灯光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它可以提高驾驶员与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使来车和行人在较远处发现对方。虽然前雾灯在法规的要求中不是必装件,但是,在现在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前雾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甚至非常重要的一部分。C80K车型前保险杠造型十分复杂,在整车坐标系下Z向空间十分狭小,对于前雾灯的设计提出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前雾灯,以解C80K车型前雾灯的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用前雾灯,安装于汽车前保险杠的开孔处,所述前雾灯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安装在所述开孔内壁上,所述反射镜内侧设有灯体,所述灯体安装一灯泡,所述开孔内壁上设有调光螺栓,所述反射镜外侧卡固一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开孔相适配。
其中,所述反射镜为BMC材质的注塑件,所述反射镜内侧为电镀镜。
其中,所述反射镜的两端外侧均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所述开孔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灯体为PP+T20材质的注塑件。
其中,所述面罩为经UV硬化的PC材质的注塑件,所述面罩内侧与所述反射镜卡固,所述面罩外侧与所述开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结构简单,减小了占用空间,安装方便;满足各发光角度法规要求,耐热性、耐水性等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C80K车型相匹配,安装牢固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前保险杠;
2:开孔;
3:反射镜;
4:连接支架;
5:灯体;
6:灯泡;
7:调光螺栓;
8: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的C80K车型前雾灯的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前雾灯,安装于汽车前保险杠1的开孔2处,所述前雾灯包括反射镜3,所述反射镜3安装在所述开孔2内壁上,所述反射镜3内侧设有灯体5,所述灯体5安装一灯泡6,所述开孔2内壁上设有调光螺栓7,所述反射镜3外侧卡固一面罩8,所述面罩8与所述开孔2相适配。
其中,所述前保险杠1的开孔2沿车体z向空间较小,所述开孔2处安装前雾灯,所述前雾灯包括BMC材质的注塑件反射镜3,所述反射镜3的两端外侧均设有连接支架4,通过连接支架4安装在所述开孔2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3内侧设有PP+T20材质的注塑件灯体5,所述灯体5安装一型号为飞利浦H11的灯泡6,满足各发光角度法规要求,且具有耐热性、耐水性。
其中,所述开孔2内壁上设有调光螺栓7,可以在车内完成对前雾灯的调节,所述反射镜3外侧卡固一经UV硬化的PC材质的注塑件面罩8,所述面罩8的内侧与所述反射镜3卡固,所述面罩8的外侧与所述开孔2卡接,起到连接和固定作用。
上述方案中,结构简单,减小了占用空间,安装方便;满足各发光角度法规要求,耐热性、耐水性等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C80K车型相匹配,安装牢固不易松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浆料组分中PVA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