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线升降气动绣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849.8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平 |
主分类号: | D05C9/04 | 分类号: | D05C9/04;D05C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线 升降 气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刺绣机的绣框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刺绣机由于刺绣机头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刺绣时需照着花型的变化进行绣制,因而只能通过框架系统的移动来实现。框架系统放置于刺绣机的台面上(即台板上),驱动是分别通过X向、Y向驱动马达来实现。
在电脑绣花行业中,生产花样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特种花边,在生产的时候,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需要双层框架才能完成其花样工艺要求。而目前市面上的电脑刺绣机全部采用单绣框结构,传统电脑刺绣机在生产特种花边时,首先在框架的内边加装两条辅助框架铝型材,形成一个内框架,再用布夹锁住整匹布料,机器按花样编程而推动主框架运动。第一层刺绣完成后,再把内框布夹松掉,在底层再铺上一层布料,用布夹将其锁在外框架上。将花样制版好,输入电脑绣花机电脑内,再次在布料上绣织图案。
然而,这种框架结构复杂,作业流程繁琐,框架内框与外框同等水平,需要将第二层布料安装在第一层布匹料下方,而又不能把第一层布匹料松掉,这样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型直线升降气动绣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直线升降气动绣框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其特征在于:外框架上安装有若干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内框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和气缸,支撑座固定于外框架上,气缸通过固定轴安装于支撑座上;气缸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杆,连杆通过转动轴固定于支撑座的侧壁上;连杆连接一升降板,升降板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连接内框架;连接座固定于一升降滑块上,升降滑块紧贴支撑座的侧壁外表面;在支撑座的底部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位于连杆的下方,让位孔的深度大于连杆摆动过程中的最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对称安装于外框架的两纵向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与连接座为一体结构,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内框架上,螺栓安装于调整孔中,调整孔的长度大于螺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块顶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在连接座降到最低时卡在支撑座侧壁上;连接座通过螺栓与升降滑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每一升降机构中的气缸共设有两个,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杆对称安装在支撑座两侧壁上。
需抬升内框架时,启动气缸,气缸向前推动连杆,连杆以转动轴为支点转动,连杆的前端向上抬起,从而将升降板连带连接座一起举起,由此实现对内框架的抬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设置升降机构,通过该升降机构使内框架抬升一段高度,增加内框架与台面之间的空间,方便装入第二层布匹料,操作更为快捷灵活,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特种花边作业流程,保证了特种花边的绣品质量,提升了花边产品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升降机构装配结构图。
图中,1为外框架,2为内框架,3为升降机构,4为连接座,5为支撑座,6为气缸,7为升降板,8为连杆,9为升降滑块,10为转动轴,11为固定轴,12为螺栓,13为让位孔,14为限位块,15为螺栓,16为调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新型直线升降气动绣框结构,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外框架1上安装有若干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与内框架2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座5和气缸6,支撑座5固定于外框架1上,气缸6通过固定轴11安装于支撑座5上;气缸6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杆8,连杆8通过转动轴10固定于支撑座5的侧壁上;连杆8连接一升降板7,升降板7与连接座4连接,连接座4连接内框架2;连接座4固定于一升降滑块9上,升降滑块9紧贴支撑座5的侧壁外表面;在支撑座5的底部设有让位孔13,让位孔13位于连8杆的下方,让位孔13的深度大于连杆8摆动过程中的最低位置。
所述升降机构3对称安装于外框架1的两纵向支架上。
所述升降板7与连接座4为一体结构,连接座4通过螺栓15固定于内框架2上,螺栓15安装于调整孔16中,调整孔16的长度大于螺栓16的直径。
所述升降滑块9顶部设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在连接座4降到最低时卡在支撑座5的侧壁上;连接座5通过螺栓12与升降滑块9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平,未经陈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轴向窜动装置的轧机
- 下一篇:混凝土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