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933.X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新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6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固体 蓄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可以降低固体电蓄热锅炉的散热损耗,提高电蓄热锅炉的热能利用率。
背景技术
我国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安装固体电蓄热锅炉用低谷电以及弃风电进行蓄热取代燃煤锅炉是清洁大气减少雾霾天气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这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蓄热体温度800摄氏度以上的大功率高温输出的电蓄热锅炉,用现有的单保温层的固体电蓄热锅炉设计方案,会使设备保温热散失增加,热转换效率降低,电蓄热成本偏高。设计一种新型双保温层的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蓄热体、内保温层、循环风机、低温空气循环通道、高温空气循环通道、热交换器、外保温层构成;蓄热体在相对应的二端面内法线方向设有多层,每层有若干组均匀排列的通道孔,电加热器组装在通道孔内,电加热器的接线端伸出通道孔在通道孔外连接成供电回路,均匀排列的各通道孔的两端面孔,分别是一号通道孔和二号通道孔,与高温空气循环通道相连接的是二号通道孔,与低温空气循环通道相连接的是一号通道孔;内保温层设在蓄热体除通道孔以外的外表面上;内保温层与外保温层、地基间设有低温空气循环通道;循环风机由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构成是完成热能交换的动力;外保温层是由耐热金属板材装配或由保温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内侧结构层和外侧结构层及保温耐火填充材料构成;高温空气循环通道是用耐热金属板材装配或由保温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与内保温层相连接的几何体。
所述的蓄热体是用硅酸盐类物质烧结成结构件砌筑或用其浇注料固化成型。
所述的内保温层是用金属板制成隔热断桥结构装配,或用耐火保温砖砌筑,或用保温浇筑料模板浇筑,或用耐火保温卷材缠绕包裹,或用保温涂料涂装,或用耐火纤维喷射等方式制成,达到阻断蓄热体热能在内保温层包裹部分外溢的目的。
所述循环风机,驱动低温空气经低温空气循环通道送入放热一号通道孔,从蓄热体放热二号通道孔流出后升温,输出到高温空气循环通道经热交换器做功降温回流到低温空气循环通道,形成闭环热能输出系统。
所述的低温空气循环通道,设在内保温层与外保温层之间,目的是用低温流动空气降低内保温层外表面温度,达到降低外保温层内侧结构层与外保温层外侧结构层之间的温度梯度,减少外保温层的散热损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由于设计了双保温层并在两保温层之间引入了15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循环空气,内保温层外表面在低温循环空气作用下不断把热量带入循环系统,使内保温层承担了主保温功能,减少了因提高蓄热体的蓄热温度,外保温层的保温损耗。这一实用新型,为固体电蓄热锅炉突破800摄氏度蓄热温度创造了条件,使蓄热体的蓄热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减轻了蓄热材料的投入重量,降低了电蓄热锅炉的制造成本,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提高了设备热转换效率降低了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图中,1、蓄热体,2、内保温层,3、循环风机,4、低温空气循环通道,5、高温空气循环通道,6、热交换器,7、内侧结构层,8、外侧结构层,9、保温填充材料,10、一号通道孔,11、二号通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高效固体电蓄热锅炉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蓄热体1、高温空气循环通道5外表面用耐火保温砖砌筑成内保温层2,使蓄热体1内的热能只能从高温空气循环通道5流入热交换器6,高温空气在循环风机3的引力下进入热交换器6做功,降温形成的低温空气经低温空气循环通道4回流到一号通道孔10,低温空气在通道孔内吸热后变成高温空气经二号通道孔11进入高温空气循环通道5循环放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新,未经朱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建筑废气余热回收加热的卧式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大型恒温水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