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罩一次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5555.7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倪虹杰;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B21D4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罩 一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特别指一种灯罩一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是一种通过冲床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汽车灯罩是汽车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零件,其结构简单,生产需求量大,但是传统灯罩的生产是通过将平面板材三次折弯后成型,而三次折弯成型则需配备三套成型设备,因此造成资源浪费,且使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一套冲床完成三次折弯的灯罩一次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罩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料板,其中:上模组件的两侧设有两个上模摆块,上模摆块可旋转地连接在上模组件上;下模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模折弯块;上模组件向下运动,驱动块向下运动驱动上模摆块向内侧旋转,使料板第一次折弯,当上模摆块的底面压紧下模压料块的顶面时,使料板第二次折弯,下模压料板在上模摆块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设置在其两侧的下模折弯块固定不动,下模压料板的高度低于下模折弯块时,料板第三次折弯。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组件又包括上模座、上模脱料板、上模压料板及上模摆块,其中:上述上模座的底部设有上垫板;上述上模脱料板通过等筒套及弹簧与上模座连接,上模脱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上导柱,上模脱料板可沿上导柱滑动;上述上模压料板连接在上模脱料板上,与上模脱料板一起运动;上述上模摆块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模脱料板的两侧,且可绕上模脱料板360度旋转。
优选地,所述的垫板的下部设有两个驱动块,两驱动块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模摆块的两侧,上模座向下运动时带动驱动块向下运动,接触上模摆块的外表面,使上模摆块向内侧旋转,以便向内侧逐渐折弯料板;上述驱动块的外侧设有上模挡块,上模挡块背锁固定在上垫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摆块通过夹持块固定在上模脱料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组件又包括下模座、下模压料板、下模及下模折弯块,其中:上述下模压料板通过优力胶及下导柱与下模座连接,下模压料板沿下导柱滑动;上述下模设置在下模压料板上,下模压料板的两端伸出下模,形成冲压面;上述下模折弯块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上述冲压面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座的上部设有下垫板,下垫板上固定有下模折弯块及两个下模靠块;上述两下模靠块分别设置在两下模折弯块的外侧;上述下模压料板内设有下顶杆,冲压完成后,下顶杆将冲好的料板顶出。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座通过下垫脚设置在下托板上,下垫脚支撑下模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灯罩生产中,需要三次折弯才能最终成型,从而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生产效率低,工艺复杂的缺陷,通过一种创新型设计使得一套冲压设备就完成三次折弯工序,从而一次冲压成型灯罩,简化了工序,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闭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工艺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灯罩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料板,其中:上模组件的两侧设有两个上模摆块6,上模摆块6可旋转地连接在上模组件上;下模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模折弯块17;上模组件向下运动,驱动块3向下运动驱动上模摆块6向内侧旋转,使料板第一次折弯,当上模摆块6的底面压紧下模压料块16的顶面时,使料板第二次折弯,下模压料板16在上模摆块6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设置在其两侧的下模折弯块17固定不动,下模压料板16的高度低于下模折弯块17时,料板第三次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5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