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6896.6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伶芳;陈奕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奕忻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汲取 卡榫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尤其是指扣合于按压式汲取头上并限制该汲取量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态使用各种瓶瓶罐罐盛装液体,例如:各另清洗瓶、化装品瓶以及乳液瓶等,总类相当繁多,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得上述瓶瓶罐罐中的液体,因此,大多数的瓶体都具有喷头构造,目前喷头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倾倒型喷头,具有一可开启及关闭的按压开口,当使用者将瓶体倾斜一角度或倒置后,使瓶体内的液体流向该开口,进而使该液体流出供使用者取用,使用完毕后再将该按压开口关闭即可。
(二)汲取型喷头,利用按压的方式来达到汲取瓶体内的液体,不需向上述倾倒型喷头需要倾倒角度或倒置即可取得液体,大部分的瓶罐皆以此设计为主。
虽然前述所提及的汲取型喷头由于使用的便利性优于倾倒型喷头,但仍有以下的缺失设计,一般在汲取型喷头在按压过程中虽然可以透过使用者施力大小来控制汲取的液体量,但在实际使用上仍可能因为匆忙或施力不当导致液体大量的被汲取,导致需使用更大量的水量才得以冲洗干净,进而造成二次的浪费,再者,也无法有效的运用瓶体内的液体达到节省的功效。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其可改变该弹性回复杆的汲取距离,防止使用者过量的汲取,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该汲取头延伸链接有一弹性回复杆,该弹性回复杆具有一汲取距离,而该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包括有:至少两套件,该套件互相连结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上,每一套件均具有小于该汲取距离的一套管高度,且该套件的套管高度彼此不等长,前述套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时,借由前述套件的套管高度以止抵住该汲取头并改变该弹性回复杆的汲取距离。
上述每一套件具有一扣合于前述弹性回复杆上的开口端。
上述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还设有一用以使前述套件互相连结的连结件。
上述连结件还延伸有一摆放距离。
上述套件均具有一内圆周,前述内圆周对应该弹性回复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的功效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透过前述套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上,当使用者压按该汲取头时,前述套件将会止抵住该汲取头,借此改变该弹性回复杆的汲取距离,防止使用者过量的汲取,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每一套件均具有不同的套管高度,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扣合适当套管高度的套件,借此提供不同的汲取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特别说明是为具第二高度的套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上;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特别说明是为具第一高度的套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特别说明是为具第三高度的套件扣合于该弹性回复杆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特别说明是扣合于多个弹性回复杆上。
符号说明
1汲取头 11弹性回复杆 2、3套件
21开口端 22内圆周 4、5连结件
51摆放距离 A1第一高度 A2第二高度
A3第三高度 B1汲取距离 B2第一变换汲取距离
B3第二变换汲取距离 C1第一高度
C2第二高度 C3第三高度 D汲取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按压式汲取头的卡榫套,该汲取头1延伸链接有一弹性回复杆11,该弹性回复杆11提供朝向该汲取头1的方向一弹性回复力,且该汲取头1压按该弹性回复杆11有一汲取距离B1。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喷头的卡榫套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奕忻,未经陈奕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6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