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密性强不易被刺漏气举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7321.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全权;王为学;苏景弟;宋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振兴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密性强 不易 被刺 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举阀,尤其涉及一种封密性强不易被刺漏气举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向井内注入天然气、氮气等气体,将油井中的液体举升至地面,从而采出原油。注入气体可自上而下逐次通过各级气体举阀深入液体内,使油管底部以上的液体质量变轻,并降低对产层的回压,从而保证油井顺利生产。现有的气举阀由上阀体、中阀体、下阀体通过螺纹依次连接而成,因中阀体的阀座为矩行结构,与阀球的接触面为线性。所以,密封性能差、易被刺漏,导致气举阀失效,造成多点注气,增加生产成本,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封密性强不易被刺漏气举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封密性强不易被刺漏气举阀,包括单流阀、单流阀座、下阀体、中阀体、上阀体、端盖和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流阀安装于单流阀座的一端上,下阀体的一端与单流阀座的另一端连接,下阀体的另一端与中阀体的一端连接,上阀体的一端与中阀体的另一端连接,端盖的一端与上阀体的另一端连接,丝堵安装于端盖的另一端。
所述单流阀与单流阀座之间、中阀体与上阀体之间和垫圈靠近丝堵外端的一侧都设置有O型圈。
所述中阀体内安装有阀球体,还设置有弹簧。
所述端盖远离丝堵外端与丝堵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阀球与阀座的接触面积,将原来气举阀的线密封改为面密封,各器件之间均加入密封,解决阀座易刺漏影响密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流阀、2-O型圈、3-单流阀座、4-下阀体、5-阀球体、6-中阀体、7-上阀体、8-端盖、9-垫圈、10-弹簧、11-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单流阀1、单流阀座3、下阀体4、中阀体6、上阀体7、端盖8和丝堵11,单流阀1安装于单流阀座3的一端上,下阀体4的一端与单流阀座3的另一端连接,下阀体4的另一端与中阀体6的一端连接,上阀体7的一端与中阀体6的另一端连接,端盖8的一端与上阀体7的另一端连接,丝堵11安装于端盖8的另一端,单流阀1与单流阀座3之间设置有O型圈2,中阀体6内安装有阀球体5,中阀体6内还设置有弹簧10,中阀体6与上阀体7之间设置有O型圈2,端盖8远离丝堵11外端与丝堵11之间设置有垫圈9,垫圈9靠近丝堵1外端的一侧设置有O型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振兴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振兴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7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流式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高效节能商用灶炉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