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线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119.7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布光斌;翟国成;郭俊伟;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光斌;翟国成;郭俊伟;文浩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升降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母舰舰载机甲板勤务保障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可以提高航空母舰舰载机勤务保障效率的管线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甲板勤务保障过程中,供电电缆、加油软管、液压软管等管线需全靠人力从航空供给盖下方的舱室内拉出,在实际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1)管线从航空供给盖内拉出时,需要航空供给盖下方舱室内的人员往上递软管,甲板上的人员则需趴在甲板上,膝部跪地协同拉出,费时费力,还存在船体摇晃造成人员坠落及软管伤人等重大安全隐患。
(2)在进行大批量舰载机勤务保障时,费时费力,保障效率低下,影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
(3)部分舱室的地面离上层甲板的高度差较高,人员无法单纯靠人力实现管线的拉出或收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进行管线在拉出与收回过程中,防止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坠落及软管伤人等重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航空母舰舰载机舰面勤务保障辅助设施:管线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管线升降装置来进行航空母舰舰载机舰面勤务保障中管线的拉出与回收,管线升降装置由卡箍、链条、减速齿轮箱、减速齿轮组、电机、定滑轮、滚动轴承、限位开关、限位销、控制盒组成。管线升降装置的主要技术点在于:
A、使用管线升降装置对管线进行拉出或收回,管线升降装置通过电机的正反转,经减速箱变速后,带动链条运动,实现管线的拉出或收回;
B、(A)项所述的管线升降装置内设有电磁制动装置,该装置用于在电机停止运行后,使电机制动,防止管线因重力作用出现自由下降的现象发生;
C、(A)项所述的管线升降装置设有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当链条运动至上限位或下限位位置时,触动限位开关,使电机停止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航空母舰舰载机舰面勤务保障时,具有以下优点:
1、管线升降装置采用电机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管线实现由下面舱室到甲板的伸出或收回过程,因此杜绝了人工用手进行传送存在的安全隐患。
2、部分舱室的地面离上层甲板的高度差较大,人员无法单纯靠人力实现管线的拉出或收回,管线升降装置可以在各种高度条件下实现管线的高速、省力的拉出或收回操作。
3、管线升降装置利用电机带动管线进行升降,速度快,节省人力,提高了航空母舰舰载机的保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下部分的立体模型图。
图2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上部分的立体模型图。
图3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与甲板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5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固定管线操作示意图。
图6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上部分升降管线操作示意图。
图7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下部分升降管线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管线升降装置由卡箍1、链条2、减速齿轮箱3、减速齿轮组4、电机5、定滑轮6、滚动轴承7、上限位开关8、下限位开关9、限位销10、控制盒11组成。用于固定管线12的卡箍1插入在链条2的方形槽13中,并用销子加以固定,可随着链条2进行上下运动;定滑轮6与减速齿轮组4之间用链条2进行连接,可进行传动;减速齿轮组4安装在减速齿轮箱3中,通过减速齿轮箱3对电机5进行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组4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电机5可带动减速齿轮组4进行正反转;在链条2的侧边焊接有限位销10,限位销10可随着链条2上下运动;在舱室顶端和下端分别安装了上限位开关8和下限位开关9,当链条2上的限位销运动至上下限位开关的位置时,可触动限位开关,使电机5停机;控制盒11安装在舱室舱壁上,用于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控制。整个管线升降装置相对于甲板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
图4所示为管线升降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机采用点动控制,并带有热继电器FR,熔断器FU,及电气互锁保护,SK1为上限位开关,SK2为下限位开关,SB1为上升按钮,SB2为下降按钮,QF为断路器。
甲板操作人员可利用管线升降装置完成管线的拉出或者回收操作,利用管线升降装置的步骤如下:
(1)如图5所示,将升降管线12的插头端14固定在管线升降装置链条2的卡箍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光斌;翟国成;郭俊伟;文浩,未经布光斌;翟国成;郭俊伟;文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筒酒灌装装置
- 下一篇:自动追踪视频识别智能航拍导航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