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控制系统及采用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150.0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思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马维丽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控制系统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采用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的控制装置中,电气线束纷繁复杂,各种基本电机控制信号(调速和刹车等)、辅助电机控制信号(助力、巡航、限速和提速等),都得通过长长的主线束中的一根根单线从整车的不同部位(大部分是车头转把处)拉至控制器上;整车的状态显示信息也是通过主线束一一由控制器连至车头仪表;车尾灯的电源开关在车头,车尾灯信号也必须经过主线束;因此,主线束中的单线数量和种类繁多,同时由于目前的电动车电气接插件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主线束五花八门。
在后续的电动车整车组装过程中,车厂需要根据不同的车架结构来研究出最好的走线方式,并采购不同类型的线束。并且在安装时还需要专业人员对各类控制线对应的功能接口进行区分,导致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另外,从安全角度来看,控制线较长且数目较多将导致在后续电动车出现故障时,线路的排查工作极为困难。
另外,由于电动车控制器的生产已经形成规模,而如果采用总线控制往往需要改变控制器的设计构造,因此使得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无法适应总线控制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简化电动车组装过程中的走线,减少传统电动车走线复杂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并且克服如果采用总线控制需要改变现有控制器的设计构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采用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包括以两根总线信号连接的中控设备和灯控制设备,所述中控设备包括电动车控制信号采集电路、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出线路与所述灯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电动车的车灯,且具有线路转接接口;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灯控制设备的线路转接接口连接。
所述线路转接接口还连接DCDC转换器。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助力器和防盗设备。
所述电动车的车灯包括尾灯、转向灯和刹车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中控设备的输出模块连接有显示屏。即采用中控设备与显示屏结合代替现有的仪表,当显示部分有问题时,只需要更换显示屏即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仪表是哪一部分损坏都需要全部更换的不足。
为了使智能仪表能够同时接收到不同从机反馈的信号,所述两根总线为RS485总线、UART总线或RS232总线。
一种电动车,具有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和电动车终端设备,还具有所述的电动车控制系统,所述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电动车控制信号采集电路连接,所述电动车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灯控制设备、控制器或中控设备的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包括刹车、调速转把、巡航、转向和大灯控制设备中的多种。
所述电动车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大灯、转向灯、喇叭、电机中的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控制系统及采用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单独设置灯控制设备,可以减少线路的设置,并在其中设有线路转接接口,使得可以连接现有的控制器,即控制器部分不需要定制,可移植性强;大大地减少了各种信号和导电线路的设置,提高了电动车控制系统的整合程度,规范了电气界限,提升了电动车控制的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并便于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排查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车,具有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电动车终端设备和电动车控制系统。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为调速转把、三速、刹车、巡航、转向、大灯和喇叭控制设备。电动车终端设备为显示屏、大灯、转向灯、喇叭、电机。电动车控制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电动车控制信号采集电路连接,电动车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灯控制设备、控制器或中控设备的输出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思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思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拔式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垂直切片机用烟块扶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