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236.3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杨卫星;周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油箱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盖,特别是一种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
背景技术
现有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通常是依靠一层密封垫圈的压缩余量来实现油箱盖与油箱的密封紧固。但是由于密封垫圈的压缩量跟材料、温度、老化程度等有关,若可压缩量变小,则会导致油箱盖盖上之后很难打开,且随着燃油的使用,油箱内的压力会减小,若其小于大气压力则会导致出油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其结构简单且不会发生难于打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可以调节油箱内的压力,保证油箱出油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包括盖壳、一个密封垫圈、一个油箱卡合部、一个嵌设于盖壳的内芯、一个贴合于密封垫圈的挡片和一个嵌套于内芯外壁和内芯内壁之间的压紧弹簧。盖壳具有一个朝向大气的封闭端、一个朝向油箱的开口端和一个连接于封闭端和开口端的壳壁。内芯和密封垫圈之间设置压紧弹簧和挡片。内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内芯外壁、一个内芯顶环、一个内芯内壁和一个内芯底面。内芯外壁可贴后于壳壁。内芯顶环靠近盖壳的封闭端。内芯内壁径向间隔内芯外壁。密封垫圈嵌设于内芯外壁和内芯内壁之间,且内芯底面径向间隔于开口端。油箱卡合部固定于内芯底面。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内芯顶环和挡片。
在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油箱卡合部包括一个朝向油箱的盖片和一个介于内芯底面和油箱盖片之间的卡口簧片,卡口簧片的外缘径间隔于所述开口端的内缘;所述内芯内壁上开设有一个可通气孔。
在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通气孔的位置低于密封垫圈在油箱盖盖紧于所述油箱加油口后在内芯内壁的投影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结构简单,不会发生难于打开的现象,且油箱出油顺畅。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是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盖壳
12 封闭端
14 开口端
16 壳壁
20 密封垫圈
30 油箱卡合部
32 卡口簧片
34 油箱盖片
40 内芯
41 内芯外壁
42 内芯顶环
43 内芯内壁
44 内芯底面
46 通气孔
50 挡片
60 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代表产品的实际结构和真实比例,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2是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单缸柴油机的油箱盖包括盖壳10、一个密封垫圈20、一个油箱卡合部30和一个嵌设于盖壳10的内芯40、一个贴合于密封垫圈20的挡片50、一个嵌套于内芯外壁41和内芯内壁43之间的压紧弹簧60。盖壳10具有一个朝向大气的封闭端12、一个朝向油箱的开口端14和一个连接于封闭端12和开口端14的壳壁16。封闭端12可以在上保护油箱盖中的部件。开口端14可以在下,以容纳内芯40、密封垫圈20、挡片50和压紧弹簧60等部件。内芯40和密封垫圈20之间设置压紧弹簧20和挡片50,使油箱盖向下的压缩余量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变动。
内芯40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内芯外壁41、一个内芯顶环42、一个内芯内壁43和一个内芯底面44。内芯内壁43可以由内芯顶环42向一个内芯底面44倾斜。内芯外壁41可贴后于壳壁16。内芯顶环42靠近盖壳10的封闭端12。内芯内壁43径向间隔内芯外壁41。密封垫圈20嵌设于内芯外壁41和内芯内壁43之间,且内芯底面44径向间隔于开口端14。油箱卡合部30固定于内芯底面44。压紧弹簧60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内芯顶环42和挡片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轨泵用分体式比例电磁阀
- 下一篇:背压式醇类燃料输送系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