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回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453.2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F16H55/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工程机械回转机构,具体的是一种应用于载荷较大的工程机械方面的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回转机构是由箱体、回转支承、箱盖、密封圈和蜗杆所组成;蜗杆和回转支承外圈组成传动装置,把动力源由蜗杆传递给回转支承外圈,从而带动安装在回转支承外圈上的物体转动。
普通回转机构,它的回转支承外圈是六度多的斜齿轮,而蜗杆却是环面的传动装置(蜗轮斜齿轮副),传动起来齿的干涉较大,传动的效率非常低;传动阻力大,斜齿磨损较快,寿命短。目前只能用在轻载荷的太阳能上,才能满足转动要求。若要用于工程机械上就很难满足转动要求。在实验期间就经常出现“卡死”现象,是由于普通的回转机构上采用的传动装置,它无法满足工程机械重载荷和不均匀载荷场合下的转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精回转机构,提高回转机构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消除“卡死”现象,以满足工程机械中对于载荷要求高、传动效率高的要求,同时减小齿轮的磨损,提高回转机构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高精回转机构,它包括箱体、回转支承、箱盖、密封圈和蜗杆,回转支承设置在箱体内部、一端通过螺栓与箱盖固定连接,箱盖与箱体之间、回转支承与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的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之间通过平面二次包络环面结构相连接,这样,回转支承外圈就包括了平面二次包络蜗轮,平面二次包络蜗轮的中心高可以通过调整钢球直径来调整中心高,实现与蜗杆高度的最佳值,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所述的回转支承与箱体间接触部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之间使用稀油润滑。
所述的蜗杆材料为42CrMo;回转支承材料为45号钢,以提高滚道的寿命,防止在传动过程中蜗杆和回转支承外圈发生胶合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回转机构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消除了“卡死”现象,满足了工程机械中对于载荷要求高、传动效率高的要求,同时减小了齿轮的磨损,提高了回转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般回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高精回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之间连接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背景技术中,一般回转机构包括箱体1、回转支承2、箱盖3、密封圈4和蜗杆5,它的回转支承外圈2是六度多的斜齿轮,而蜗杆却是环面的传动装置(蜗轮斜齿轮副),传动起来齿的干涉较大,传动的效率非常低;传动阻力大,斜齿磨损较快,寿命短。
参见附图2和3,高精回转机构,它包括箱体1、回转支承2、箱盖3、密封圈4和蜗杆5,回转支承设置在箱体内部、一端通过螺栓与箱盖固定连接,箱盖与箱体之间、回转支承与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的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之间通过平面二次包络环面结构相连接,这样,回转支承外圈就包括了平面二次包络蜗轮,平面二次包络蜗轮的中心高可以通过调整钢球直径来调整中心高,实现与蜗杆高度的最佳值,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所述的回转支承与箱体间接触部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之间使用稀油润滑。
所述的蜗杆材料为42CrMo;回转支承材料为45号钢,以提高滚道的寿命,防止在传动过程中蜗杆和回转支承外圈发生胶合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回转机构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消除了“卡死”现象,满足了工程机械中对于载荷要求高、传动效率高的要求,同时减小了齿轮的磨损,提高了回转机构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蜗轮蜗杆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楔形动力分配块式液压强力皮带订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