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过渡摆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0026.6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金;姜伟健;崔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后过渡摆臂。
背景技术
原采用的焊合件,转向中间臂本体与轴承套进行焊合,为了保证焊接性能,采用的低碳钢材料,存在弊端:
1、 易出现脱焊情况;
2、 易出现焊接裂纹。
由于采用的低碳材料,热处理硬度偏低,与拉杆球头销配合的锥孔易发生塑性变形,继而松旷,导致转向颤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过渡摆臂,本后过渡摆臂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过渡摆臂,包括臂体,所述的臂体为一端为与转向拉杆铰接的连接孔,另一端为与转向中间支座连接的杆套,所述的杆套与杆体为一体化锻造结构;臂体的中间为铰接在车架上的铰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臂体位于中间铰接孔的两端沿臂体延伸方向设有不穿过臂体的减重区。
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套轴孔垂直于臂体,且杆套的两端头高于臂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套与臂体之间设有过渡区,杆套与臂体两者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的臂体与杆套接触的一端与杆套的接触的区域上设有加强区,加强区一直有臂体延伸到杆体外径最大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重区仅位于臂体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套位于后摆臂的最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套的外端呈中间鼓两端缩的筒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杆套与臂体连接部两端设有由臂体表面向杆套两端延伸的加强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臂体,在臂体的两端分别为连接孔和杆套,中部为
铰接孔,这样可以通过铰接孔将臂体进行铰接固定,在臂体两端的连接孔和杆套内分别在连接有转向拉杆与转向助力缸,从而达到辅助转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臂体与杆套为锻造一体化结构而不是焊接结构,相比焊接的结构,工件强度更大。
臂体上设有减重区,且减重区不穿过臂体,这样,既能保证整个臂体的强度,又能将整体臂体的重量进行减轻。
杆套轴孔垂直臂体,运动过程中两自由度垂直,不会有侧向的压力,同时杆套两端高于臂体,接触面更大,能够很好与联接件牢固连接,保证连接强度。
杆套与臂体之间设有过渡区以及加强区,进一步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强度。
杆套位于臂体的最外端,且将臂体与杆套间设有加强区以及过渡区将整个后过渡摆臂进行圆滑和加强处理。
杆套呈中间股两边缩的筒状结构,保证了杆套自身的强度,防止出现裂痕。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未述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后过渡摆臂,包括臂体1,所述的臂体1的一端为与转向拉杆铰接的连接孔,另一端为与转向中间臂支架连接的杆套2,所述的杆套2与杆体为一体化锻造结构;臂体1的中间为铰接在车架上的铰接孔3。
所述的臂体位1于中间铰接孔的两端沿臂体延伸方向设有不穿过臂体的减重区;且所述的减重区仅位于臂体的一侧面上,当然也可以两端可设减重区。
所述的杆套2位于后过渡摆臂的最侧端,杆套2的轴孔垂直于臂体1,且杆套2的两端头高于臂体1;杆套2与臂体1之间设有过渡区5,杆套2与臂体1两者圆滑过渡;同时,臂体1与杆套2接触的一端与杆套的接触的区域上设有加强区,加强区一直有臂体延伸到杆体外径最大端。
所述的杆套1的外端呈中间鼓两端缩的筒状结构。
杆套上面的大孔连接转向中间臂支架;下面的三个孔分别连接转向中间拉杆与转向助力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电阻率石墨质阴极碳块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