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0543.3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伟;朱建夫;应叶丰;蒋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诸暨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还原 烟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硝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中影响较大的气态污染物,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有极大危害。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氮氧化物排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氮氧化物主要源自于煤、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的烟气排放。其中各种燃烧锅炉特别是火电厂锅炉排烟具有浓度低、烟气量大、浮尘多等特点而难以治理。传统的脱硝设备采用吸收法来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但是吸收法的脱硝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能够通过催化氧化还原的方法将氮氧化物转化成氮气和水蒸汽,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极大的提高了脱硝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包括加氨格栅、脱硝室和空气预热器,所述脱硝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加氨格栅安装于进气口内,所述加氨格栅的上方设有导流板,进气口与脱硝室之间安装有整流器,所述脱硝室内设有至少一层催化剂层,所述空气预热器位于催化剂层的下方,空气预热器与出气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的开口向下,进气口内还安装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位于加氨格栅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加氨格栅采用输送泵与液氨罐相连接,输送泵的前端设有流量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脱硝室内设有三层催化剂层,每层催化剂层的上方均安装有一个吹灰器,所述吹灰器采用蒸汽吹灰器。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上方安装有若干分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口内安装加氨格栅,使含有氮氧化物的烟气与氨气混合进入脱硝室中,当烟气流经催化剂层时,发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氮氧化物转化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提高了脱硝的效率,同时空气预热器能够将利用烟气的热量来预热空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的主视图。
图中:1-加氨格栅、11-液氨罐、12-输送泵、13-流量控制阀、2-脱硝室、21-催化剂层、22-吹灰器、3-空气预热器、31-分流板、4-进气口、5-导流板、6-整流器、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包括加氨格栅1、脱硝室2、空气预热器3、进气口4和出气口7,所述脱硝室2的一侧设有进气口4,所述加氨格栅1安装于进气口4内,所述加氨格栅1的上方设有导流板5,进气口4与脱硝室2之间安装有整流器6,所述脱硝室2内设有至少一层催化剂层21,所述空气预热器3位于催化剂层21的下方,空气预热器3与出气口7相连接,所述进气口4的开口向下,进气口4内还安装有省煤器41,所述省煤器41位于加氨格栅1的下方,所述加氨格栅1采用输送泵12与液氨罐11相连接,输送泵12的前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3,所述脱硝室2内设有三层催化剂层21,每层催化剂层21的上方均安装有一个吹灰器22,所述吹灰器22采用蒸汽吹灰器,所述空气预热器3的上方安装有若干分流板31。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进气口4内安装加氨格栅1,加氨格栅1通过液氨罐11和输送泵12相进气口4中输送氨气,使含有氮氧化物的烟气与氨气从进气口4混合进入脱硝室2中,当烟气流经催化剂层21时,发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氮氧化物转化成对环境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提高了脱硝的效率,同时空气预热器3能够将利用烟气的热量来预热空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诸暨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诸暨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定结构及井下堵塞装置
- 下一篇:浇铸式抽油杆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