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600.X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秀;周鹏翔;张艳;张文静;隋桂萍;林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2 | 分类号: | B21D2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1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冲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孔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
背景技术
风塔内饰件中的平台梁与平台板之间大多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平台梁上需要加工螺栓孔。平台梁一般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钻床钻孔加工的方式,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次只能钻一个孔,因此此方法速度很慢,效率较低,且孔与孔之间的相对尺寸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此方法的加工原理是通过钻头旋转,将平台梁钻成铁屑来达到钻孔的目的,因此效率较低,而且钻头的损坏率大,导致成本较高;钻孔后产生大量的铁屑,作为废料处理,价格较为低廉而且不易回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它包括冲床、上胎和下胎,上胎由上胎固定板和冲头焊接组成,下胎由两个下胎模板、两个倒L型支撑板和下胎模板底座焊接组成;下胎模板焊接在倒L型支撑板上,倒L型支撑板焊接在下胎模板底座上,两个倒L型支撑板之间有空隙,两个下胎模板之间也有相同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冲床冲孔,利用专用工装,平台梁上的双排孔同时加工,冲一个孔的平均时间约2秒钟,而传统的钻制法,钻一个孔的平均时间约20秒钟,采用本工装,约提高工效10倍。冲孔冲出的废料比传统的钻孔产生的铁屑价格约高1.5倍。冲孔用的冲头,其使用寿命也远远超过钻床用的钻头,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2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胎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4的俯视图。
图中标注:
1.冲床;2.上胎固定板;3.冲头;4.下胎模板;5.倒L型支撑板;6.下胎模板底座;7.平台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塔平台梁冲孔工装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5,它包括冲床1、上胎和下胎,上胎由上胎固定板2和冲头3焊接组成,下胎由两个下胎模板4、两个倒L型支撑板5和下胎模板底座6焊接组成;下胎模板4焊接在倒L型支撑板5上,倒L型支撑板5焊接在下胎模板底座6上,两个倒L型支撑板5之间有空隙,两个下胎模板4之间也有相同的空隙。
工作时,将上胎和下胎分别固定在冲床1的上、下位置,将上胎和下胎调整对齐,将待加工的平台梁7从下胎的一边插进下胎,调整平台梁7,待冲孔的位置与冲头3对准后,启动冲床1,即可将平台梁7上面的两个孔同时冲出,定位加冲孔时间约2~3秒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孔冲头
- 下一篇:热成形钢板分段强化类零件的模具伺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