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便携血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604.8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樱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G04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便携 血氧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血氧仪。
背景技术
除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温度外,脉搏血氧被认为是排在第五位的最关键健康状况指标,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呼吸功能及氧含量是否正常的重要参数,人在严重缺氧时会直接导窒息、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人们对血氧的检测非常重视,血氧仪也有了很高的普及率,现有的血氧仪有指尖接触式、耳垂接触式两种,出于对检测的准确度的考量,血氧的含量、饱和度的测量在手指测量是最多的,指尖接触式通常将指夹式血氧仪夹在手指上进行测量,但是在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护使用时,测量仪长期夹持手指不仅阻碍被夹持的手指部位血液流动,还容易造成手指夹痕、夹伤,而且当被测者的手指发生某些动作时会引起血氧仪发生偏移,从而引起错误读数;而且很多爱美女性喜欢留长指甲,在测量时由于指甲过长使得测量探头不能准确地与被检测的部位接触,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误差小的多功能便携血氧仪,包括表体、检测探头,所述表体包括表盘、表带、检测显示屏、开关,所述检测探头包括连接转轴、上壳、发光管、下壳、指腔、指肚容置槽、受光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体还包括时钟显示屏、无线接收端、无线发送端,所述检测探头还包括海绵层、可调粘带、伸长腔,所述表盘的表面上设有检测显示屏、时钟显示屏,所述表盘的上端设有无线接收端,所述表盘上设有开关,所述表盘的内部设有数据处理单元,所述表带设置在表盘的上、下两端,所述检测探头的上壳和下壳的一侧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所述检测探头上设有无线发送端,所述上壳和下壳的闭合面上分别设有指腔,所述指腔的内侧设有海绵层,所述上壳的指腔内设有发光管,所述下壳的指腔内设有指肚容置槽,所述指肚容置槽的中心部位设有受光部,所述下壳的指腔的前端设有伸长腔,所述下壳的下端设有可调粘带。
所述可调粘带设置在上壳和下壳连接端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血氧仪上进行了改进,即将血氧仪做成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和探测部分,将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做成手表的形式,在表盘上增加了时钟显示屏,将表盘佩戴在手腕上,在不进行血氧测量的时候可作为手表使用;还增加了无线接收端、无线发送端,将无线接收端设置在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上,将无线发送端设置在探测部分上,使得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和探测部分不需要连接导线连接,避免了连接导线拉扯使得血氧仪失效,方便安全;还增加了调节粘带,将检测探头的上壳、下壳做成单侧旋转连接,可以根据被测者的手指粗细调节可调粘带得到舒适的包裹紧度,在指腔的内侧还设有海绵层,避免了在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护使用时,测量仪长期夹持手指造成手指夹痕、夹伤的情况;还在指腔的前端增加了伸长腔,可将指甲从伸长腔内穿入,避免了由于指甲过长使得测量探头不能准确地与被检测的部位接触的情况,增强了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表体-1、表盘-2、表带-3、检测显示屏-4、开关-5、检测探头-6、时钟显示屏-7、无线接收端-8、无线发送端-9、连接转轴-10、上壳-11、发光管-12、下壳-13、指腔-14、指肚容置槽-15、受光部-16、海绵层-17、可调粘带-18、伸长腔-19。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表体1、表盘2、表带3、检测显示屏4、开关5、检测探头6、时钟显示屏7、无线接收端8、无线发送端9,检测探头6包括连接转轴10、上壳11、发光管12、下壳13、指腔14、指肚容置槽15、受光部16、海绵层17、可调粘带18、伸长腔19,安装时首先将检测显示屏4、时钟显示屏7安装在表盘2的表面,将开关5安装在表盘2上,将无线接收端8安装在表盘2的上端,将表带3安装在表盘的上、下两端,然后在上壳11和下壳13的闭合面上分别开设指腔14,在下壳13的指腔14内开设指肚容置槽15,在指肚容置槽15的中心部位安装受光部16,再在下壳13的指腔14的前端开设伸长腔19,将发光管12安装在上壳11的指腔14内,然后将海绵层17安装在指腔14的内侧,将检测探头6的上壳11和下壳13的一侧通过连接转轴10连接,最后将可调粘带18连接在下壳13的下端,将无线发送端9安装在检测探头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樱,未经陈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