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170.3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占海华;叶建华;詹莹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1/00 | 分类号: | D01D1/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 干燥 平行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差别化纤维是指对常规品种化纤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目前市场上往往采用不同性能的切片原料(但通常将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聚酯切片作为主原料再配以其他差别化切片如阳离子可染、阻燃、全消光等)经特殊干燥、纺丝、后加工的方法来制得,具有产量小、品种多等特点,由于不同的切片原料需要单独干燥、纺丝,而现有技术往往都是一台纺丝设备配备一台干燥机。因采用多台干燥设备,使切片干燥成本能耗明显比常规产品高得多,纵然其产品售价也高,但因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各差别化化纤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为减少生产成本而努力。
如前所述,聚酯切片通常作为主原料,在多台纺丝机上会用到,如果用一台较大干燥能力的干燥设备将干燥好的聚酯切片同时供给多台纺丝机,比配置多台小型干燥机的能耗要省很多。但由于干切片出料口依靠重力能输送切片的只有在出料口下方的螺杆挤压机(纺丝机),如果发明一种装置,对于其他位置的螺杆挤压机能够同时进行切片输送,就能大大提高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和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大型的干燥机产能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干燥机的产能,进一步削减干燥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包括干燥塔以及输送管,干燥塔下端设置有干燥塔下料管,输送管一端与干燥塔下料管相连接,输送管的另一端与纺丝设备下料管相连接,所述干燥塔下料管分别与多个输送管相连接,干燥塔下料管与输送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的长度方向呈水平或者接近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分别与输送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分别与多个振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包括主输送管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输送管,主输送管一端与干燥塔下料管相连接,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干燥塔下料管的管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管与主输送管的相接处靠近主输送管与干燥塔下料管的相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在进料口均设置一个下料阀门,以方便在不用时及时闭,防止不必要的混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干燥机、干燥塔等干燥设备的产能,多个纺丝设备可以共用一个干燥设备,更换大型的干燥机或者干燥塔后,也无需更换现有纺丝设备的下料管,只需要在现有的输送管上连接新的输送管,并将输送管与新添加的纺丝设备相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干燥塔下料管的下料速度,减少切片通过干燥塔下料管时经常会遇到的堵塞的问题,采用软管作为干燥塔下料管与输送管的连接管。在辅助的振动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避免切片在通过干燥塔下料管时遇到的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干燥塔100以及输送管200,干燥塔100下端设置有干燥塔下料管300,输送管200一端与干燥塔下料管300相连接,输送管200的另一端与纺丝设备下料管400相连接,所述干燥塔下料管300分别与多个输送管200相连接,干燥塔下料管300与输送管200之间通过软管600相连接。输送管200将经由干燥塔下料管300的切片输送至其他纺丝设备,例如螺杆挤压机上方的下料管。
所述输送管200的长度方向呈水平,或者接近水平方向设置,即输送管20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为0,或者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倾角,优选地,倾角为0-20°,进一步的优选值为0-5°,主要用于减缓切片在输送管200内通过的速度,令切片的输送更为平均。
切片干燥平行输送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500,所述振动装置500分别与输送管200相连接,主要是为了提高切片在输送管200内的通过能力,防止切片在输送管200内停滞不前导致堵塞。
所述输送管200分别与多个振动装置500相连接,进一步提高切片的输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ARM的嵌入式综合显示仿真仪表
- 下一篇: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