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982.8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永;孙力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永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汝瑜 |
地址: | 256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啤酒 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盖,尤其是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酒桶桶盖多采用螺纹连接,由于是螺纹连接,使用者很容易打开桶盖重新灌入液体,并将桶盖再次封装好,这样重复使用酒桶无法保证出厂产品的卫生和质量,甚至,给造假者带来了可乘之机,有造假者将劣质酒灌入酒桶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后来出现了一种有“倒插刺”结构的塑料桶盖,厂家封口使用时,顺倒刺的方向压紧在桶颈上完成封口作用,但在开启酒桶拉开封盖时,由于易碎的倒刺结构,使塑料倒刺自然折断完成桶盖的一次性使用目的,但却又出现断掉的倒刺碎块经常掉入酒矛中,从而进入桶口酒矛以及酒管、酒路中,造成污染及堵卡,影响正常出酒。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揭开开启条就能达到打开啤酒桶桶盖的目的,而不用破坏倒刺结构,这避免了倒刺碎块对酒产生的污染;同时在盖帽和开启条之间的齿条纹上设置有防伪标签,揭开开启条的同时防伪标签会受到损坏,使啤酒桶桶盖具有防伪的功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包括圆柱形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壁均匀布置有倒刺;所述盖体的上部连接有盖帽,盖体和盖帽上设置有一次性防伪的开启条,开启条的形状为“L”型,该开启条的一端贯穿所述盖体,该开启条的另一端是盖帽的一部分,所述开启条和盖体、开启条和盖帽分别通过齿条纹连接,盖帽和开启条之间的齿条纹上设置有防伪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倒刺的下部和盖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倒刺的上部和盖体的内壁之间有空隙,且倒刺自下而上逐渐向内倾斜,顺应倒刺的方向能将啤酒桶桶盖压紧在啤酒桶桶口上,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盖帽的外边缘均匀布置有通风孔,保证了封装好的啤酒桶桶口周围空气的流通,避免微生物的滋生,确保了啤酒的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开启条的非连接端下部的盖体上设置有开启槽,需要打开啤酒桶桶盖时,手指在凹槽处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盖体、盖帽、倒刺和开启条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使啤酒桶桶盖具有一次性使用功能,达到了防伪效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方案包括圆柱形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壁均匀布置有倒刺,顺应倒刺方向将桶盖按压在桶口上,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所述盖体的上部连接有盖帽,盖体和盖帽上设置有一次性防伪的开启条,开启条的形状为“L”型,该开启条的一端贯穿所述盖体,该开启条的另一端是盖帽的一部分,揭开开启条后,盖体和盖帽能够被破坏,因而能将桶盖方便的取下来,然而倒刺不会被损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破坏倒刺产生的对酒的污染;所述开启条和盖体、所述开启条和盖帽分别通过齿条纹连接,采用齿条纹既能确保连接的可靠度,还能保证在揭开开启条时使开启条与盖帽、盖体迅速脱开;盖帽和开启条之间的齿条纹上设置有防伪标签,在将开启条揭开的时候,防伪标签也受到损害,达到了防伪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专厂专用的特点。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揭开开启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2为防伪标签,3为开启条,4为盖帽,5为通风孔,6为盖体,7为开启槽,8为倒刺,9为非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包括圆柱形的盖体6,所述盖体6的内壁均匀布置有倒刺8,倒刺8的下部和盖体6的内壁连接,所述倒刺8的上部和盖体6的内壁之间有空隙,且倒刺8自下而上逐渐向内倾斜。安装啤酒桶桶盖时,顺应倒刺8的方向将啤酒桶桶盖压紧在啤酒桶的桶口上,倒刺8和啤酒桶桶口的接触面为光滑的平面,保证压紧啤酒桶桶盖时不至于用力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永,未经李广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