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释放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322.1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进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7/12;F16K17/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罐中的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紧急释放阀。
背景技术
储罐是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容器,储罐工程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紧急释放阀是安装在储罐顶上的安全应急通气、快速泄压的装置,通常与呼吸阀配套使用,能维持罐内的正常力,避免因意外原因造成的储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而呼吸阀又不能满足操作要求的保防设置,在呼吸阀正常工作情况下,紧急释放阀基本保持密封状态,特别适用于贮存介质以氮气封顶及容易超压的化工介质的拱顶储罐上。
现有技术中的紧急释放阀的密封较差,使用一段时候需要进行维修,并且紧急释放阀的阀盘重量比较重,检修或维修起来搬动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较好的紧急释放阀。
本实用新型的紧急释放阀,包括筒节和安装在所述筒节上方的至少一个泄压盖板,所述筒节的顶部固定有与筒节内径相同的硬接触件,所述泄压盖板底部外端固定有环状的聚四氟乙烯密封板,所述筒节与泄压盖板的接触为硬接触件与聚四氟乙烯密封板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由于密封结构为硬接触件与聚四氟乙烯密封板相互接触,这样接触面为硬接触面对应软接触口,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或更换,筒节上方安装至少一个泄压盖板,可以根据操作压力不同,泄压盖板可设计多块,这样可减少因单块泄压盖板太重,不易搬动给检修或维修带来的麻烦,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硬接触件为不锈钢。
所述硬接触件上端设凹槽,所述凹槽镶装有高弹性氟橡胶O型圈;这样高弹性氟橡胶O型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提高其使用寿命。
所述筒节的底部连接有用于与储罐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筒节的中部连接有内连接组件和外连接组件,所述内连接组件上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上安装有弹簧,阀杆的顶端延伸至泄压盖板内,所述外连接组件上固定有封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由于密封结构为硬接触件与聚四氟乙烯密封板相互接触,这样接触面为硬接触面对应软接触口,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或更换,筒节上方安装至少一个泄压盖板,可以根据操作压力不同,泄压盖板可设计多块,这样可减少因单块泄压盖板太重,不易搬动给检修或维修带来的麻烦,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紧急释放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储罐,包括安装在储罐1顶部的紧急释放阀2、阻火阀3和输送管道,阻火阀3的顶部安装有呼吸阀4,输送管道上设有气体调节阀5。
紧急释放阀2包括筒节6和安装在筒节6上方的至少一个泄压盖板7,筒节6的底部连接有用于与储罐1连接的连接法兰8,筒节6的中部连接有内连接组件9和外连接组件10,内连接组件9上安装保护滑套11,保护滑套11上安装有阀杆12,阀杆12上安装有弹簧13,阀杆12的顶端延伸至泄压盖板7内,外连接组件10上固定有封头14,筒节6的顶部固定有与筒节6内径相同的硬接触件15,硬接触件15为不锈钢,泄压盖板7底部外端固定有环状的聚四氟乙烯密封板16,筒节6与泄压盖板7的接触为硬接触件15与聚四氟乙烯密封板16相互接触,硬接触件15上端设凹槽,凹槽镶装有高弹性氟橡胶O型圈1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储罐1罐内压力超压达到设定的压力时,紧急释放阀2的泄压盖板7被储罐1内的正压顶开,排出其介质蒸气泄压,当储罐1罐内正压小于规定值时,泄压盖板7靠自重 下落至硬接触件15密闭。
本实施例由于密封结构为硬接触件15与聚四氟乙烯密封板16相互接触,这样接触面为硬接触面对应软接触口,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或更换,同时硬接触件15还可以采用其它刚性材质,筒节6上方安装至少一个泄压盖板7,可以根据操作压力不同,泄压盖板7可设计多块,这样可减少因单块盖板太重,不易搬动给检修或维修带来的麻烦,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进,未经王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控控制的本体板一体成型系统
- 下一篇:自动滚径打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