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抽气回热型超低热值煤层气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938.9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冯涛;郝小礼;马平原;蔡洁;王海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抽气回热型超低 热值 煤层气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抽气回热型超低热值煤层气燃烧装置,属于低热值煤层气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低热值煤层气是指煤层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低于5%的煤层气,通常条件下,它不能被点燃或者维持燃烧。超低热值煤层气中的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1倍。同时,甲烷又是一种优质洁净的气体能源。超低热值煤层气中甲烷浓度非常低,浓度波动范围大,这些特点决定了超低热值煤层气很难利用传统燃烧器在没有辅助燃料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燃烧。目前,几乎所有的煤矿没有尝试回收和处理超低热值煤层气中的甲烷,而直接将其排放到大气之中,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亿m3的甲烷以超低热值煤层气的形式排空,如将其回收利用,相当于节省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3.0亿吨当量CO2。
现有技术中,有关超低热值煤层气的利用装置有加拿大CANMET能源技术研制的CFRR催化燃烧器及美国Sequa公司在MEGTEC系统中公布的可用于处理煤矿乏风的热力TFRR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可再生热交换器实现气固之间的能量传输和转移,催化剂用于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超低热值煤层气氧化反应温度,使反应更易进行。装置启动时,由电加热元件将床层预热,使中央温度达到点火温度(1000℃),超低热值煤层气以一个方向流入和通过反应器,气体被蓄热陶瓷加热,温度不断提高,直至甲烷氧化。然后,氧化的热气体继续向反应器的另一边移动,把热量传递给催化剂层和热交换介质而逐渐降温。随着气体的不断进入,反应器入口一侧温度逐渐降低,出口侧温度逐渐升高。在入口侧没有足够的热量将气体加热到氧化温度以前,开始换向,气体流动发生反转。该反应器的关键是将送入反应器中的气体不断变换流动方向,使气体在蓄热体中吸热升温,以保证氧化过程的自维持。TFRR燃烧器工作原理和构造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是催化逆流反应器使用了氧化催化剂,降低了瓦斯氧化所需要的温度。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超低热值煤层气在装置中需进行周期性换向,才能维持系统的自运行。完成换向功能所需的管道、阀门及控制系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维护困难。(2)换向瞬间,装置内压强发生强烈变化,装置需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稳定,影响装置稳定运行。(3)换向还会导致在换向时残存在管道及反应器中的超低热值煤层气未经氧化而直接排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改变气流方向以及运行稳定的多级抽气回热型超低热值煤层气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级抽气回热型超低热值煤层气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蜂窝陶瓷蓄热体、抽气室、保温层、抽气泵、回热器、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回热器设置若干级,通过进气管相连,所述最后一级回热器通过进气管连接燃烧室一端,所述燃烧室另一端连接排气管,所述燃烧室内设置若干级抽气室,所述抽气室通过抽气管连接对应级的回热器,所述抽气室和回热器之间的抽气管上连接抽气泵。
进一步,还包括抽气调节阀,所述抽气调节阀设于所述抽气室和回热器的连接抽气管上。
进一步,所述的燃烧室包括填充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和其外设置的保温层。
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的抽气室为两级,对应的回热器也为两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抽气回热预热进气措施实现超低热值煤层气持续稳定燃烧,超低热值煤层气由装置一端送入,减少了气流换向系统,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容易维护。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行时,无需改变气流方向,装置内压强稳定,改善了原燃烧装置换向时带来的装置内部压强剧变,从而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减少了由于换向导致的未经氧化而直接排出的甲烷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气点火炉组合烧嘴
- 下一篇:一种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