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头部植入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4580.1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伯志;郝红伟;李路明;王航;文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植入 脑深部电 刺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部在头部植入的神经电脉冲刺激系统,属于植入式医疗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某些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舞蹈病、特发性眩晕,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副作用和并发症是重要的弊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通过对脑深部不同的功能核团进行刺激进行慢性电脉冲刺激,如对帕金森病刺激丘脑底核及苍白球,起到对因治疗作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节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部分通常由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和电极等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产生电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延长线和电极传递至相应耙点,对耙点进行电脉冲刺激,起到治疗的作用。通常脉冲发生器植入在胸部皮下,脉冲发生器与延长导线连接,延长导线通过颈部及头部皮下隧道与电极连接,电极穿过颅骨与刺激耙点接触。
脉冲发生器植入胸前,连接延长导线和电极需要创建很长的皮下隧道,手术相对复杂,手术风险及复杂性都比较高。而且延长线从胸部穿过颈部在头部皮下与电极连接,颈部活动很容易使延长导线受力,从而引起连接失效、延长导线或电极断裂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部在头部植入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该系统全部植入在人体的头部,电极直接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可以降低手术复杂性,并且可以避免连接接口及电极受力,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包括:
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电脉冲信号;
电极,其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直接连接,用于将所述电脉冲信号施加到治疗耙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装置,所述脉冲发生器通过所述安装装置固定在颅骨上。
优选地,还包括体外控制设备。
优选地,所述电脉冲信号为恒压或者恒流电脉冲信号。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为凸耳,直接连接在所述脉冲发生器的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为托架,其与所述脉冲发生器可分离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脉冲发生器进一步包括电源管理模块、通信模块、脉冲输出模块、微控制器、充电线圈和可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脉冲发生器进一步包括电路板、外壳和顶盖组件。
优选地,所述顶盖组件内装有与所述电极连接的金属连接件,馈通连接器的引线与所述金属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电极的连接端插入所述顶盖组件内连接并紧固,所述充电线圈在所述外壳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电极连接装置,其从所述顶盖组件引出;所述馈通连接器的引线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的导线焊接,所述脉冲发生器通过所述电极连接装置与所述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并用硅橡胶包裹,所述充电线圈通过所述馈通连接器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系统全部在头部植入,降低手术风险,电极与脉冲发生器直接连接,简化手术操作。
(2)系统植入在头部,避免延长线从颈部皮下通过,可以避免颈部活动引起的受力,具有更高的系统可靠性。
(3)全国有上千万帕金森、癫痫、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并增加系统可靠性,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传统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方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方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实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a-4c是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发生器的不同的结构实施方案示意图。
图5a-5b是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发生器的不同的安装装置方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发生器在头部安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手术植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4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