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排速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4651.8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博;杨勇;郑斌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佳居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4/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排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单排的可快速连接的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对接线端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接线端子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并且连接方式精确度不高、性能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成本、体积小、连接方便、精确度高的单排速接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单排速接端子,包括外壳与紧配设置在外壳内的底座、压簧片与接触片,外壳底端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部呈倒V型,底座形成多个安装孔并适配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安装腔内,所述压簧片适配设置在安装腔顶部与底座底端之间,在压簧片的顶部形成有与底座相对应的孔,所述接触片紧配设置在压簧片与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底端的安装腔顶部、压簧片与底座顶部三者表面形成相同弧度,相互吻合、紧贴设置,所述底座上端对应压簧片上孔的位置形成有插槽,所述接触片的上端形成有多个插片,所述接触片的上端通过多个插片插入压簧片上的多个孔完成紧配连接,接触片的下端适配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底座形成三个安装孔,压簧片的顶部形成有三个孔,接触片的上端形成有三个插片。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簧片与接触片采用不锈钢片制作,底座底端的横截面为倒V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颖的设计,一旦导线插入,不锈钢压簧结构将自动提供一个恰当的弹簧压力,以保障一个安全可靠的连接,不易拔下,精确度高,并且不锈钢压簧片与接触片采用自动化成型工艺设备,最大限度降低了废料产生,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了塑料件的壁厚,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单排速接端子,包括外壳1与紧配设置在外壳1内的底座2、压簧片3与接触片4,外壳1底端形成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的顶部呈倒V型,底座2形成三个安装孔21并适配设置在外壳1的底端安装腔11内,所述压簧片3适配设置在安装腔11顶部与底座2底端之间,在压簧片3的顶部形成有与底座2相对应的孔31,所述接触片4紧配设置在压簧片3与底座2之间,所述外壳1底端的安装腔11顶部、压簧片3与底座2顶部三者表面形成相同弧度,相互吻合、紧贴设置,所述底座2上端对应压簧片3上孔31的位置形成有插槽22,所述接触片4的上端形成有三个插片41,所述接触片4的上端通过三个插片41插入压簧片3上的三个孔31完成紧配连接,接触片4的下端适配设置在底座2上端的插槽22内,压簧片3与接触片4采用不锈钢片制作,底座2底端的横截面为倒V型,采用新颖的设计,一旦导线插入,不锈钢压簧结构将自动提供一个恰当的弹簧压力,以保障一个安全可靠的连接,不易拔下,精确度高,并且不锈钢压簧片3与接触片4采用自动化成型工艺设备,最大限度降低了废料产生,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了塑料件的壁厚,体积小、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佳居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佳居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4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座
- 下一篇:SIM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