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422.8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祥;曹进;徐凯健;姬翔;蒲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 |
主分类号: | B63B29/02 | 分类号: | B63B2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舱室 表面 交界 抗冲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舰船用抗冲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位置,因为屡屡遭遇外界运行件的冲袭,必须设置铁合金以及锡合金这样的外表层来进行抗冲袭,外表层在转向位置有圆角过渡的连接块状体,这样就能一方面避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位置毁坏,并且显得自然融合,然而迄今为止的外表层由于柔性大,往往在外界运行件的冲袭后会凹陷,并且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拆卸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包括杆状的主支杆,主支杆的中点位置同杆状的副支杆的一端相连接,副支杆同主支杆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主支杆和副支杆的一面同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结合面相贴附,主支杆和副支杆的另一面覆盖有橡胶层,橡胶层的外表面带有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表面还带有钢条。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外表层由于柔性大、在外界运行件的冲袭后会凹陷并且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拆卸很不方便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包括杆状的主支杆1,主支杆1的中点位置同杆状的副支杆2的一端相连接,副支杆2同主支杆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一面同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结合面3相贴附,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另一面覆盖有橡胶层4,橡胶层4的外表面带有条状凸起5,条状凸起5的表面还带有钢条6。
所述的钢条6的厚度范围为3mm-5mm。
所述的条状凸起5的厚度范围为10mm-15mm。
所述的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因为橡胶层4的外表面带有条状凸起5,条状凸起5的表面还带有钢条6,这样结合橡胶层的柔性,这样受到外界冲袭而能复原不至于影响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应力凹陷,这样就能保证平整性,并且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一面同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结合面3相贴附的结构更容易分解,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抗冲袭设备,包括杆状的主支杆1,主支杆1的中点位置同杆状的副支杆2的一端相连接,副支杆2同主支杆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一面同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结合面3相贴附,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另一面覆盖有橡胶层4,橡胶层4的外表面带有条状凸起5,条状凸起5的表面还带有钢条6。所述的钢条6的厚度范围为3mm-5mm,这样的厚度范围对于冲袭后的恢复原状能够达到更好地效果。所述的条状凸起5的厚度范围为10mm-15mm。所述的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这样更利于加工。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其工作原理为因为橡胶层4的外表面带有条状凸起5,条状凸起5的表面还带有钢条6,这样结合橡胶层的柔性,这样受到外界冲袭而能复原不至于影响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应力凹陷,这样就能保证平整性,并且主支杆1和副支杆2的一面同舰船舱室内表面间交界棱的结合面3相贴附的结构更容易分解,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触控智能镜屏
- 下一篇:一种可大范围接收输入光的电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