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割圈绒提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556.X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幸友成;郑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9/26 | 分类号: | D04B9/26;D04B3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割圈绒 提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大圆机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割圈绒提花机。
背景技术
目现的割圈绒提花机均采用钩刀一体的方式,如图1所示,钩刀92一体,毛圈必须在钩刀92和压毛轮91的共同作用下才可切断,但这样毛圈切口往往不是很整齐,很多时候毛圈是被拉断的,因此割圈绒机生产出来的割圈绒布布面效果往往达不到很高的水准,割绒必须借助于压毛轮91配合才可完成,其切口不整齐,毛屑多,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割圈绒提花机,可垂直切断毛线,切口整齐。
新型割圈绒提花机,由鞍座、设于鞍座底端的鞍座底圈、安装于鞍座上的刻度器、设于鞍座外侧的的滑块、设于滑块外侧的下三角、设于鞍座底圈外侧的针筒、设于针筒上方的针盘、安装于针盘上的上针、设于上针上方的上三角、设于上三角上的上三角座、设于针筒内侧的提花片、设于提花片上端的中间针、设于提花片一侧的电子选针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上端设有与下三角配合的钩针和刀针,所述钩针设有两枚,所述刀针置于两枚钩针中间,所述下三角的割毛三角处增设有选针器,所述下三角的两个选针点的相互配合完成刀钩分离编织割圈绒提花布的编织。
所述刻度器与滑块配合,所述上三角座安装于上盘切块下端,所述提花片上端设有插槽,所述中间针下端插于插槽内,所述两钩针和刀针间隔设于针筒内侧的针槽内。
由于设有上述结构,该机切断可靠,不需要借助压毛轮,切口整齐,毛屑少,生产出的割圈绒布布面效果可达到很高的水准,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l是传统割圈绒提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割圈绒提花机的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割圈绒提花机钩针的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割圈绒提花机刀针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图4所示, 新型割圈绒提花机,由鞍座1、设于鞍座1底端的鞍座底圈2、安装于鞍座1上的刻度器3、设于鞍座1外侧的的滑块4、设于滑块4外侧的下三角41、设于鞍座底圈2外侧的针筒5、设于针筒5上方的针盘6、安装于针盘6上的上针7、设于上针7上方的上三角8、设于上三角8上的上三角座81、设于针筒5内侧的提花片51、设于提花片51上端的中间针52、设于提花片51一侧的电子选针器51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52上端设有与下三角41配合的钩针54和刀针55,所述钩针54设有两枚,所述刀针55置于两枚钩针54中间,所述下三角41的割毛三角处增设有选针器3,所述下三角41的两个选针点的相互配合完成刀钩分离编织割圈绒提花布的编织。所述刻度器3与滑块4配合,所述上三角座81安装于上盘切块82下端,所述提花片51上端设有插槽,所述中间针52下端插于插槽内,钩针54与刀针55分别置于针槽内,通过选针器511控制钩针54与刀针55的运动,毛圈通过被置于两个钩针之间的刀针割断,切断可靠,不需要借助压毛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盘
- 下一篇:一种桑葚酒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