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预应力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964.5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四卿;胡隽;邓文琴;曹玉贵;罗辉;徐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四卿;胡隽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纪元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施工 预应力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装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预应力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顶推施工法最早是1959年在奥地利的阿格尔桥上使用,用同样方法,1962年又在委内瑞拉建成卡罗尼河桥。在这次顶推施工过程中,还首次使用了钢导梁和在桥墩间设置临时墩的措施。顶推法施工是通过千斤顶施加水平推力,借助滑道或滑块将梁逐段或整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更换正式支座。顶推法用水平千斤顶取代了卷扬机和滑车,用板式滑动支座取代了滚筒,改善了由于卷扬机和滑车组启动时造成的冲击和滚筒的线支撑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连续梁的顶推跨径30~50m最为经济有利,如果跨径大于此值,则需要临时墩等辅助手段。
逐段顶推施工宜在等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使用,也可在组合梁和斜拉桥的主梁上使用。用顶推法施工,设备简单,施工平稳,噪声低,施工质量好,可在深谷和宽深河道上的桥梁、高架桥以及等曲率曲线桥、带有曲线的桥和坡桥上采用。在连续梁桥的顶推施工过程中,由于支点处的负弯矩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故桥梁跨度的增大就会引起桥梁内力的极大增大。在箱梁的截面和预应力钢束强度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使主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内力,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设置临时墩。临时墩设置在桥梁两个永久墩之间,将桥梁原先的一跨分开成了两跨,使桥梁的跨度减小了。在顶推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跨度的减小就会使得主梁的内力相应地减小。在桥梁顶推就位以后,通过对梁体相应位置的后期预应力钢束 的张拉,提高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再将临时墩拆除。这样,通过设置临时墩,能够有效地减小主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增大了顶推法适用的跨度范围。其特点是:每跨都设置一个临时墩,能够有效地减少桥梁在顶推施工过程内力包络图的面积,从而就能够减小为了顶推施工而需要增加配置的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减小主梁的造价;但是,却大大增加了临时墩的工程量和造价,同时也不能充分发挥顶推施工法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法的预应力支撑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在支架和边跨桥台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绞线,由此解决目前顶推施工法支撑系统因为承受的顶推施工法产生的较大应力而需要较多支架支撑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预应力支撑系统,包括固定支架2、临时支架3、预应力钢绞线1、混凝土基础10、钢板基础11以及钢绞线锚固装置6,9;所述固定支架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的混凝土基础10,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的钢绞线锚固装置6;所述临时支架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钢板基础11,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的钢绞线锚固装置9;预应力钢绞线1通过所述钢绞线锚固装置6与所述固定支架2和临时支架3连接,并通过预埋铁件固定在边跨桥台上,用于提供预应力以平衡顶推施工法产生支架水平方向上的应力。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其固定支架2和临时支架3顶部设置有高度可调滑槽7,8,用于调节顶推过程中产生的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其高度可调滑槽7,8包括滑槽本体和纵向设置的千斤顶14,所述千斤顶14设置在滑槽本体下方。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其钢绞线锚固装置6,9为锚环锚固装置。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其所述临时支架3间设有双剪刀撑4,用于提高临时支架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2侧面的钢管斜撑5。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支撑系统,其所述斜撑底5部设有锚桩12。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在固定支架和临时支架上方通过预应力钢绞线与边跨桥台固定,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可提供水平方向上的预应力,从而平衡顶推施工法产生的应力,减少桥梁顶推施工中临时墩及临时支架,简化施工流程和降低施工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量和造价,能够充分发挥顶推施工法的优点,优选的张拉值为顶推过程中产生水平应力的50%左右。
(2)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了顶推过程中,桥梁支座有时会出现的高差问题,采用高度可调的滑槽,能够根据固定支座来调整梁段顶推过程中临时支座的高度,从而减少梁段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使梁段在顶推过程中受力更为合理。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施工简单,主要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施加微小预应力技术,成本低,易于施工与维护,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四卿;胡隽,未经郑四卿;胡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