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保温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6677.6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玲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文昌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温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结构都为砖块所砌,成本高,砌筑速度慢,尺寸小,墙体的保温效果不好,使得在建筑行业慢慢被摒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砌筑速度快,保温效果好的新型保温墙体。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保温墙体,其组成包括:砌块,所述的砌块包括一号砌块,所述的一号砌块连接一号菱形泡沫板,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连接二号砌块,所述的二号砌块、一号砌块和一号泡沫菱形块均连接冷轧带肋钢筋。
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砌块开有一号砌块钢筋凹槽,所述的二号砌块开有二号砌块钢筋凹槽,所述的一号砌块钢筋凹槽、二号砌块钢筋凹槽宽度均与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相同,所述的一号砌块钢筋凹槽、二号砌块钢筋凹槽配合所述的冷轧带肋钢筋使用。
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的竖向对角线开有圆柱形通孔,所述的圆柱形通孔内穿入所述的冷轧带肋钢筋,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开有中心通孔,所述的中心通孔灌入水泥砂浆,二号砌块、一号砌块和一号菱形泡沫板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泥砂浆。
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砌块连接三号砌块,所述的三号砌块的右侧面开有三号砌块凹槽,所述的一号砌块连接四号砌块,所述的四号砌块的左侧面开有四号砌块凹槽,所述的三号砌块凹槽与所述的四号砌块凹槽配合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的左右两个角使用。
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砌块的侧面开有一号砌块左凹槽和一号砌块右凹槽,所述的一号砌块左凹槽连接二号菱形泡沫板,所述的二号菱形泡沫板通过冷轧带肋钢筋连接所述的三号砌块和五号砌块。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具有成本低,环保性好,砌筑速度快,尺寸可自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开有和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相同的凹槽,可以使冷轧带肋钢筋更好的与砌块相连接,固定性能好,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砂浆可以更牢固的连接冷轧带肋钢筋、菱形泡沫块以及砌块之间的缝隙,连接更牢固,更紧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菱形泡沫板使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有很大的提高,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取暖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保温墙体,其组成包括:砌块,所述的砌块包括一号砌块1,所述的一号砌块连接一号菱形泡沫板2,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连接二号砌块3,所述的二号砌块、一号砌块和一号泡沫菱形块均连接冷轧带肋钢筋4。成本低,砌筑速度快,环保,保温效果更好。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砌块开有一号砌块钢筋凹槽5,所述的二号砌块开有二号砌块钢筋凹槽6,所述的一号砌块钢筋凹槽、二号砌块钢筋凹槽宽度与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相同,所述的一号砌块钢筋凹槽、二号砌块钢筋凹槽配合所述的冷轧带肋钢筋使用,一号砌块钢筋凹槽开在一号砌块的横向1/2处。二号砌块钢筋凹槽开在二号砌块的横向1/2处。凹槽可以使砌块与冷轧带肋钢筋更贴合,连接更牢固;冷轧带肋钢筋使菱形泡沫板不易脱落,与砌块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连接效果好。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的竖向对角线开有圆柱形通孔7,所述的圆柱形通孔内穿入所述的冷轧带肋钢筋,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开有中心通孔8,所述的中心通孔灌入水泥砂浆,二号砌块、一号砌块和一号菱形泡沫板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可以使二号砌块、一号砌块和一号菱形泡沫板之间连接更牢固,固定效果好。
实施例4
实施例1或3所述的新型保温墙体,所述的一号砌块1连接三号砌块9,所述的三号砌块的右侧面开有三号砌块凹槽10,所述的一号砌块连接四号砌块11,所述的四号砌块的左侧面开有四号砌块凹槽12,所述的三号砌块凹槽与所述的四号砌块凹槽配合所述的一号菱形泡沫板的左右两个角使用。是墙面不留缝隙,保温效果好,固定效果好。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玲,未经李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6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