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扣板围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6708.8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雅健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扣板围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扣板围挡。
背景技术
为了规范化管理现场施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要求各施工承包单位按照规范实行标准化施工打围。目前市场上的打围材料琳琅满目,其中客户使用较多的围挡主要有以下两种:
PVC材料+方管作为内衬的围挡,这种围挡存在以下缺陷:
(1)PVC含铅量远远超标有毒害,回收利用价值不高,不环保节能;
(2)PVC在户外会很快变色变脆,变色会导致外观难看,影响城市美观,变脆会导致无法重复利用,产生资源浪费;
(3)由于PVC受力不好,必须增加方管作为内衬,导致成本增加,不经济实惠。
普通钢结构围挡,这种围挡存在以下缺陷:
(1) 成本高,不经济实惠;
(2) 制作、安装缓慢,不方便快捷;
(3) 不美观,所用钢材易被锈蚀;
(4) 重复利用性不高,易产生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扣板围挡,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围挡性价比不高、不便于使用且重复利用性较低,不环保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扣板围挡,包括上横梁、固定于地面的卡槽和连接于卡槽与上横梁之间的一个以上立柱,还包括固定于卡槽与上横梁之间且左右紧密相连的两个以上扣板,所述扣板的左右两侧等高位置处设置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S型卡接口,两两扣板间的S型卡接口交错扣合在一起。
考虑到连接的稳固性,所述扣板上端企口型连接于上横梁内、下端企口型连接于卡槽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所述立柱之间固定有一个以上与扣板紧密相接的背条。
为了提高背条与扣板间的连接稳固性,所述背条与扣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卡。
具体地说,所述弹簧卡为顶部开口的三角形结构,其下端与背条相连、开口处两端分别与交错扣合在一起的两个S型卡接口相连。
作为优选,述扣板、弹簧卡、立柱均由镀锌钢制造而成。
为了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所述卡槽外表面设置有警示带;所述立柱上方安装有警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拆卸安装均较为方便,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采用镀锌材料喷塑的钢材作为围挡材料,使得围挡的防腐性较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使用的性价比,减少资源浪费,符合实际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背条和扣板间连接有弹簧卡,扣板卡固在上横梁和警示带卡槽中,两两扣板间通过S型卡接口相接,且扣板两端均采用企口型连接方式,因而整体连接架构较为牢固,且拆装也十分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卡槽外表面设置有警示带,立柱上方安装有警示灯,因而能够有效提醒行人注意安全,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安全环保、性价比较高,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扣板、背条及弹簧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扣板,2- S型卡接口,3-弹簧卡,4-立柱,5-上横梁,6-卡槽,7-背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围挡性价比不高、不便于使用且重复利用性较低,不环保的问题,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可重复利用且安全环保的钢扣板围挡,在实施时,围挡基础优选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浇筑深度约为40CM,安装需在基础浇筑3天后进行,制作好围挡基础后,将卡槽6通过螺栓紧固在地面上,在卡槽6两端分别企口型固定一立柱4,根据围栏的长度不同,在卡槽内均匀设置多根立柱,并将各立柱上端企口型安装在上横梁5内,将两个以上左右两侧等高位置处设置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S型卡接口2的扣板1固定在卡槽与上横梁之间,并将两两扣板1间的S型卡接口2交错扣合在一起,使相邻扣板紧密相连。
其中,为了实现立柱与上横梁的稳定连接,可在立柱上端开设插槽,将上横梁插接于插槽内,亦可将立柱上端设置为夹合结构,将横梁夹合于夹合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雅健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雅健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6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