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接触件及其高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7370.8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盛;彭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接触 及其 高压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或者汽车领域中的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其上的绝缘体进行隔离电弧的金属接触件以及设置有该金属接触件的的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功率电连接器多采用低压高流来实现,这样使得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大大增加,同时也因此使得使用环境温度大大升高。若采用高压低流,当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其接触对在插合与分离过程中都会产生电弧。电弧实际上是解除对(接触对)间在强磁场(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空气电离现象,会产生高温并发出强光,从而将触头烧损,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或者其他事故。因此,如何避免在高压电连接器中的电弧,是实现高压电连接器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接触件解决了高压电连接器在应用过程产生的电弧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金属接触件,其包括接触成对使用的第一金属接触件和第二金属接触件,第一金属接触件和第二金属接触件上均设置有工作接触段以及两者接触时产生电弧的电弧发生结构;
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与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接触时所在区域构成电弧发生区;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与第二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接触时所在区域构成工作接触区;
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使第一金属接触件端部处于上抬状态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其端部回位的弹片,弹片的一组压簧上安装有用于隔离电弧发生区和工作接触区的第一绝缘体。
实施过程中,优选第一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为一圆弧面或者由若干平行的弧形金属条下表面组成的弧面。
实施过程中,优选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和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为一弧形凸起或者一凸棱。
实施过程中,优选所述第一绝缘体采用塑封的方式设置在弹片的压簧上。
实施过程中,优选所述第二绝缘体采用塑封的方式设置在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端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金属接触件的高压电连接器,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至少安装有两对金属接触件,其中金属接触件的位置可以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将金属接触件安装在基座内部的正面、反面或者其他部位。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接触件以及采用该金属接触件的高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金属接触件、第二金属接触件以及弹片的结构,使得第一金属接触件、第二金属接触件在插拔时,利用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来控制电弧的产生和隔离,实现消弧的作用。
2、第一金属接触件在弹片的作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满足电弧的产生和隔离,可以随意进行插拔,且金属接触件具有结构简单,插拔方便等优点。
3、金属接触件在高压电连接器上的应用,保证了高压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提高了高压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使高压电连接器的插拔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接触件的侧视图;
图2为金属接触件插拔过程的侧视图;
图3为金属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4为金属接触件插拔过程的立体图;
图5为金属接触件插拔过程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金属接触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1、第一金属接触件;11、第一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12、第一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2、第二金属接触件;21、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22、第二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23、第二绝缘体;24、凹槽;3、弹片;31、第一绝缘体;32、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他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接触件,其包括接触成对使用的第一金属接触件1和第二金属接触件2,第一金属接触件1和第二金属接触件2上均设置有工作接触段以及两者接触时产生电弧的电弧发生结构。
第一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11与第二金属接触件的电弧发生结构21接触时所在区域构成电弧发生区;所述第一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12与第二金属接触件的工作接触段22接触时所在区域构成工作接触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