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气动马达式气张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7650.9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华磊;张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俊宝华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气动 马达 式气张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卷放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造纸、彩印、皮革、塑料、吹膜、压纹等行业的气张轴,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置气动马达式气张轴。
背景技术
承载10-20吨甚至更高吨位的中、大型气张轴,国内还无生产厂商。目前,该类型的气张轴主要是从德、意等欧洲国家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存在整体钢性差、用作气囊式张紧的胶管易于老化破裂、流气等缺陷,造成卷绕过程中的轴向窜动或径向滑转。另外气张轴复回是用普通弹簧,很易疲劳断裂,造成气张轴整体使用寿命较短。国内生产的中小型气张轴目前基本上都是照搬国外现有产品技术,因难以解决泄漏问题,所制气张轴承载的质量都在3吨以下,因而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既能够承载较大吨位(10吨以上),又不会由于气密性而让厂家及用户产生困扰的气张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内置气动马达式气张轴,该气张轴采用气动马达为原动力,通过机械方式撑紧纸筒,不需充入气体长期保压,实现可靠卷绕。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气动马达式气张轴,特征在于: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前端内置有气动马达,气动马达的输出端经由联轴器连接于减速机构的输入端,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棘轮,过载保护轮配合设置于所述棘轮外圈,随棘轮同步转动;外套内腔对应于所述过载保护轮的后方固定设置有滑座,丝杠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座上,且在所述丝杠前端固定设置有飞轮,飞轮与过载保护轮之间通过偏心设置的撞击锤相连接;所述丝杠后端配合设置有丝杠活灵,滑座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壁连接于丝杆活灵上,并由丝杠活灵带动进行轴向运动,所述滑套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沟槽,摆臂下部圆柱端连接于所述环形沟槽中,外套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环状块群,每个所述环状块群均包括沿外套轴向布置的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贴合设置于外套表面凹槽内,外套上对应于所述凹槽处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中滑动设置有支承滑块,摆臂上端铰接于所述支承滑块上,所述支承滑块与顶块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载保护轮外圆周面上均布设置若干指向轮心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中均设置有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上均套设有弹簧,钢球设置于所述通孔中,并通过弹簧压紧于棘轮圆周面对应设置的凹槽中,实现过载保护轮与棘轮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载保护轮朝向飞轮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弧形沟槽,所述撞击锤一端偏心连接于飞轮上,另一端伸入弧形沟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套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有三道环形沟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块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顶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滑块上部具有连接槽,顶块的连接部伸入所述连接槽内,丝销沿径向旋设于顶块的连接部处,将两个钢珠分居于两侧,每个钢珠轴向外端均卡设于支承滑块连接槽的缺口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座上还固定有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支撑杆,限位支撑杆上连接有用于限制滑套行程的限位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沿轴向均布设置有6个环状块群,外套上对应于相邻两个环状块群之间设有支承板,外套内腔中对应于每个环状块群处均设有一个滑套,相邻两个滑套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中部由所述支承板托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气动马达输出端的齿轮轴、输出轴及两根中间传动轴,四根轴之间通过齿轮配合实现减速过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的气张轴进行创新改进,具体做法是在气张轴中内置气动马达,并通过减速机构带动丝杠转动,使其牵引“丝杠活灵”带动张紧组件,完成撑紧纸筒。依靠螺纹传动实现瞬间自锁。因而不需要送入气体长期保压,也不存在如进口气张轴那样,有支撑胶管破裂或气体泄漏问题,工作可靠稳定,承载能力和运转速度,也可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K-K向视图。
图6为图5的截面视图。
图7为图3中B-B向视图。
图8为图7的截面视图。
图9为顶块撑紧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俊宝华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俊宝华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梯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大型收线滚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