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719.X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8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党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武宁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4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体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灯泡内部灯源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灯体多种多样,一般的结构为灯源与灯具或者灯座的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发光体,目前使用的产品工艺是一个带有2个铜线的引脚灯源,灯源结构组成是:在其中一个引脚上焊接1个二极体,然后使用尼龙胶料将焊接好的产品注塑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的灯源有如下的缺点:
1、产品检查难度非常高,效率低下,不适合批量生产。
2、产品使用时通常是焊接在电子导线上,因无外力防护2个引脚容易非常容易变形,不易对其定型。
3、注塑难度非常高,因为注塑压力瞬间会达到120~160Mpa,将焊接部分冲断路,极易造成注塑不良发生,且很难修复,造成浪费,使得产品工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源结构,能够保护二极管引脚,稳定性好,便于检测二极管的工作性能,组装效率高。
一种灯源结构,包括灯泡、二极管及灯罩,所述灯泡与灯罩的前端插接,所述的灯泡通过灯丝端子与设置灯罩内的二极管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灯罩内的第一金属端子片、第二金属端子片和第三金属端子片,第一金属端子片和第二金属端子片相互卡合,第三金属端子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片和第二金属端子片平行;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及第二金属端子片分别设有刺破槽口,所述的二极管的两极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刺破槽口;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和第三金属端子片分别设置一与所述灯丝端子连接的连接端。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和第三金属端子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片。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的灯罩为一前后开口的腔体,所述的灯罩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上下排列的扣孔,所述的扣孔与所述的凸片配合扣合。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片沿所述的腔体的长度方向扣合,所述的第三金属端子片位于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的下方。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和所述的第三金属端子片上的连接端朝向相同并沿所述的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的连接端由两个相同的金属片相互靠近形成一空隙。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灯罩内部设置用以导向安装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片与第二金属端子片的导向槽。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灯泡包括连接部和发光部,所述的连接部设置两个中心对称的灯丝端子。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的灯丝端子分别插于所述的连接端的空隙内,并且与所述的连接端接触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二极管的两引脚分别由两平行的刺破槽固定,保证了有效的电性连接,同时能够保护两引脚免受外力影响,并且可以稳定固定在灯罩内;
2、金属端子片通过卡合的方式与灯罩连接,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方便拆卸进行检测;
3、灯丝端子为中心对称结构,装入时只需连接部插入灯罩,即可自动对应上下设置的连接端位置;
4、连接端对插入其空隙的灯丝具有抓力,更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新型凸片与扣孔卡合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灯源结构,包括灯泡1、二极管7及灯罩2,所述灯泡1与灯罩2的前端插接,所述的灯泡1通过灯丝端子13与设置灯罩2内的二极管7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灯罩2内的第一金属端子片3、第二金属端子片4和第三金属端子片5,第一金属端子片3和第二金属端子片4相互卡合,第三金属端子片5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片3和第二金属端子片4平行;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3及第二金属端子片4分别设有刺破槽口6,上述的刺破槽口6分别平行,优选如图中所示,分别垂直于第一金属端子片3和第二金属端子片4;所述的二极管7的两极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刺破槽口6;安装的时候把二极管7的两极的引脚分别穿入刺破槽口6,同时使刺破槽口6的金属箔片与引脚充分接触。第一金属端子片3及第二金属端子片4分别与外部的接线连接,因而二极管7的两端与外部接线形成通路,满足电性连接要求,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3和第三金属端子片5分别设置一与所述灯丝端子13连接的连接端。
作为对上述灯源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第一金属端子片3和第三金属端子片5的两侧分别设置向外延伸的凸片8,该凸片8具有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武宁,未经党武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