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722.1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企业在加工塑料薄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废薄膜,需要重新熔化、搓成物料,投入吹膜机而回收利用。如果采用大型造粒机回收,能耗成本高,尤其不适合小批量废薄膜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以及使用方便和应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这种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搓料筒、出料口、闸板、转轴、动刀、定刀、筒盖、出汽管和进水管;搓料筒安置在底座上,转轴竖直向设置在搓料筒的内腔中部,动刀水平向安置在该转轴的顶端;多把定刀间隔式径向环设在所述搓料筒的内腔壁上,并位于所述动刀的运动轨迹的上方;出料口和闸板设在所述搓料筒的筒壁外部,搓料筒顶部的筒盖上设出汽管和进水管。
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定刀固定在所述搓料筒筒壁的定刀安装孔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用一只带有动刀和定刀的搓料筒,实现了废薄膜回收利用的目的。使用时,废薄膜逐渐放入搓料筒,由动刀和定刀完成切割、摩擦生热熔化后,注水结块再搓料的工序,制成吹膜机可用物料,从而实现回收利用的目的。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搓料筒2,出料口3,闸板4,定刀外端部5,筒盖6,出汽管7,进水管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废薄膜回收搓料装置的结构,包括底座1、搓料筒2、出料口3、闸板4、转轴、动刀、定刀、筒盖6、出汽管7和进水管8。搓料筒2安置在底座1上,转轴竖直向设置在搓料筒2的内腔中部,动刀水平向安置在该转轴的顶端;多把定刀间隔式径向环设在所述搓料筒2的内腔壁上,并位于动刀的运动轨迹的上方;出料口3和闸板4设在所述搓料筒2的筒壁外部,搓料筒2顶部的筒盖6上设出汽管7和进水管8。具体实施时,定刀径向固定在搓料筒2筒壁的定刀安装孔5上,因此,通过定刀安装孔5可调整定刀与动刀的间距和角度。
作业时,开启电机使转轴带动动刀旋转,打开筒盖6,逐渐往搓料筒2内投放废薄膜,动刀相对定刀运动切割废薄膜,随着时间延长搓料筒2内废薄膜数量累积增加,加料完成后盖上筒盖6。动刀相对定刀运动,切割、摩擦生热直至废薄膜熔化后,加入定量水,使熔化后的废薄膜在切割状态下重新聚积,待干燥后打开闸板4即可获得小块状的物料。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任何受其启发而作出的简单变形结构,都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