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改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9543.X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民;刘春燕;朱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民 |
主分类号: | E01B29/16 | 分类号: | E01B29/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5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改道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改道器,属于铁路道岔护轨器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铁路道岔轨液压改道作业中,通常采用撬棍来拨改护轮轨,在改道过程中,需要将护轨螺栓松开,用撬棍拨改护轨工作效率低,一个天窗点内只能调整2组道岔,而且经常出现撬棍拨动护轨过程中,由于撬棍受力支点小,极易出现滑脱现象,给人身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高的液压改道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改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构架,连体构架下端设有液压机,液压机一侧设有溢流阀和卸荷阀,液压机上端设有油箱和柱塞棒,液压机另一侧通过顶力杆与可动顶头固定连接,可动顶头内设有平衡杆,平衡杆两侧设有与连体构架平行的滑行轮。
其中:
所述的连体构架中间上端设有提手,便于携带使用。
所述的平衡杆通过拉簧与连体构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原理,当顶力杆向前推进的时候,滑行轮通过平衡杆向前滚动,不会产生摩擦。用手衔动柱塞杆产生的高压油进入油缸,使顶力杆向外伸出,将连体构架勾住基本轨为固定点,通过可动顶头顶在护轨上部,向前推进使护轨与铁垫板产生空隙,来实现改道调整垫片作业。
本实用新型使得每个天窗能作业6组道岔,工作效率能提高3倍左右,且调整方便、精准、安全、省力、快捷、易操作,现场实用性强,能够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确保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省时、省力,性能稳定;适合于各种铁路木枕、砼枕道岔辙叉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改道作业,能够有效提高现场作业效率;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改道器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改道器俯视图。
图中:1、连体构架;2、液压机;3、溢流阀;4、卸荷阀;5、油箱;6、柱塞棒;7、顶力杆;8、可动顶头;9、平衡杆;10、滑行轮;11、提手;1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液压改道器,包括连体构架1,连体构架1下端设有液压机2,液压机2一侧设有溢流阀3和卸荷阀4,液压机2上端设有油箱5和柱塞棒6,液压机2另一侧通过顶力杆7与可动顶头8固定连接,可动顶头8内设有平衡杆9,平衡杆9两侧设有与连体构架1平行的滑行轮10,连体构架1中间上端设有提手11,平衡杆9通过拉簧12与连体构架1固定连接。
进行改道作业时,先将护轨与铁垫板固定螺栓螺母松开,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在基本轨与护轨的顶上面,使连体构架1的前端,勾住基本轨顶的下颚,作业时,先顺时针方向锁紧卸荷阀4,然后衔动柱塞棒6,使顶力杆7向前推进,将可动顶头8顶在护轨上,向前推进,使护轨与铁垫板之间产生空隙,通过安装改道片调整护轮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距离满足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的标准后,逆时针方向松开卸荷阀4,在拉簧12力的作用下顶力杆7会自动复位,然后将机具取下并拧紧护轨螺母。
本实用新型额定推力为50kN,最大动程为60mm,在空载或低压时具有快速推进功能,柱塞棒6往复作用一次,顶力杆7推进3mm,在护轮轨改道作业时,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达到作业要求,确保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民,未经王庆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子钳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