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426.5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8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封栋杰;李彦伟;刘志胜;赵永祯;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电 沥青 混凝土 发电 路面 结构 | ||
1.一种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热供应源沥青混凝土层(1)、发电沥青混凝土层(2)、蓄电池(4)、电能收集装置(3)及若干导电金属丝(7);
所述发电沥青混凝土层(2)的上表面与表面热供应源沥青混凝土层(1)的下表面相接触,发电沥青混凝土层(2)包括若干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及若干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的侧面与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的侧面相接触,导电金属丝(7)一端分别插入于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及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内,电能收集装置(3)的输入端分别与导电金属丝(7)的另一端相连接,电能收集装置(3)的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的形状为条状;
所述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的形状为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与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的数目相同,且N型热电沥青混凝土(6)与P型热电沥青混凝土(5)相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热供应源沥青混凝土层(1)的厚度与发电沥青混凝土层(2)的厚度之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热供应源沥青混凝土层(1)采用导电沥青混凝土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4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