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661.2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郑美玉;李书旭;张玉新;郑逢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5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阻尼 可调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所有的传力零件和部件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将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以及力矩传递给车架,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通过弹性元件的缓和冲击作用、减震装置的衰减振动作用以及导向机构对车身和车轮运动轨迹的限制作用,使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尽管悬架系统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构型式,但一般都包括弹性元件、减震装置以及导向机构,悬架系统就是通过这些基本元件来保证其上述功能的实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到目前为止,根据悬架功能和控制方法的不同,悬架系统主要包括: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阻尼有级可调的半主动悬架系统、阻尼无极可调的半主动悬架系统以及主动悬架系统。
现代汽车正朝着安全、智能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悬架系统智能化解决了传统被动悬架存在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并能适应变化的行驶工况和任意道路激励,代表了悬架系统发展的方向。主动悬架能获得一个优质的隔振系统,实现理想悬架的控制目标,但能量消耗大,成本低,结构复杂。能量、成本和可靠性是限制主动悬架发展的瓶颈。
半主动悬架通过改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适应不同的道路和行驶状况的需要,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由于半主动悬架在控制品质上接近于主动悬架,且结构简单,无须力源,能量消耗小,因而是近期最有可能走向市场推广应用的新兴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被动悬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而调节有效的汽车悬架系统用的阻尼可调减振器,以使车辆更好更多的适应不同路面的激励,使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都能得到满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底阀总成1、储油缸2、工作缸3、螺栓4、阻尼孔4-1、弹簧5、活塞6、活塞阀总成6-1、阻尼调节阀块7、螺纹孔7-1、油孔7-2、橡胶O型圈8、空心活塞杆9、阀芯杆10、锥形结构10-1、导向器11、步进电机12、凸轮13、防尘罩14和两个吊环15,活塞6与空心活塞杆9之间设有阻尼调节阀块7,阻尼调节阀块7的上下部分分别伸入空心活塞杆9和活塞6的轴心部位。所述的活塞阀总成6-1嵌套在工作缸3内部,将其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工作缸3置于储油缸2内,工作缸3和储油缸2之间为储油腔,工作缸3下端安装有底阀总成1,工作缸3上端装有导向器11;
所述的空心活塞杆9内部设有阀芯杆10,阀芯杆10的上端与凸轮13保持接触,固定在防尘罩14内部的步进电机12通过驱动凸轮13带动阀芯杆10运动,将电机1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芯杆10的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的阻尼调节阀块7底部有螺纹孔7-1,侧部有油孔7-2;
所述的螺栓4上开有阻尼孔4-1;
所述的阻尼调节阀块7上端和空心活塞杆8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阻尼调节阀块7下端螺纹孔7-1和螺栓4螺纹连接;
所述的阀芯杆10的底端插在阻尼孔4-1内,且阀芯杆10下端为锥形结构10-1,在阀芯杆10和阻尼调节阀块7底部之间设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作用在阀芯杆10上,另一端作用在阻尼调节阀块7上;
在所述的空心活塞杆9和阀芯杆10之间设有橡胶O型圈8。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当车辆行驶在不同路面时,半主动悬架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对步进电机12发出控制脉冲,步进电机12驱动凸轮13带动阀芯杆10上下直线运动,阀芯杆10下端的锥形结构10-1和螺栓4的阻尼孔4-1及阻尼调节阀块7侧部的油孔7-2相配合,形成油液的通道,连通减振器工作缸3的上腔和下腔,可控制减振器工作缸3下腔和上腔之间的油液流量的大小,改变减振器阻尼,从而达到调节阻尼力的目的。
改变油液流量的具体过程为:
当凸轮13带动阀芯杆10向下运动时,阀芯杆10的锥形结构10-1和螺栓4的阻尼孔4-1之间的常通间隙面积减小,液压油流通阻尼增大;
反之,当凸轮13带动阀芯杆10向上运动时,锥形结构10-1和阻尼孔4-1之间的常通间隙面积增大,阻尼则减小。这样通过调整阀芯杆10和螺栓4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改变连通处常通间隙面积的大小,从而方便地实现阻尼值大小的调整。弹簧5具有使阀芯杆10复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