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272.1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宙;唐志军;林国栋;邓超平;林少真;林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直流电源 净化 抑制 谐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计算机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困扰计算机用户的最大烦恼是各种类型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业用的各种型号的微机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电磁谐振和电磁辐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直流电源输出的公共端均采用连接设备外壳构架的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用电时外壳均连接配电接地线(PE)。这种接线方式本来是电子技术的有关规程为了确保电子线路的直流电压的稳定和防止电磁场干扰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但是,这样会极易造成计算机直流电路带电部分对金属外壳与接地网的电气谐振,谐振的结果便会在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
国内外计算机产品和其它电子产品均采用同样的抗电磁干扰和防止感应电的保护接地技术,即目前没有更好的接线方式供选择。因此,现在不可能改变计算机产品中直流部分电子线路的基本接线;只能在技术上采取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措施。
以往日常居住和工作场所的电磁波辐射主要是因为配电网对环境的局部谐振造成,谐振的范围取决于采用高频启动之后所激化的带电线路和带电设备与环境电容效益的耦合范围。计算机直流电源带电子线路对外壳与接地网谐振,在相同环境、相同的电气设备条件下,也会因耦合环境范围的不同有多个谐振频率;这就是为什么计算机电磁辐射的频率还会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系统,适用于民用微型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计算机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交流电,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串联一第一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一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串联一第二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二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5V输出端串联一第三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三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5V输出端串联一第四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四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3.3V输出端串联一第五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五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在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和地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以较小的投资提高民用计算机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很好地解决计算机造成电磁辐射问题,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无线通讯业及各种需要正常发射电磁波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直流电源净化抑制谐振系统,包括一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交流电(交流220V),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串联一第一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一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串联一第二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二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5V输出端串联一第三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三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5V输出端串联一第四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四负载,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3.3V输出端串联一第五串联电抗器后连接第五负载。所述-12V输出端、+12V输出端、-5V输出端、+5V输出端和3.3V输出端的地线端与计算机外壳连接并接地。所述3.3V输出端、+5V输出端和+12V输出端不止一路。
为了让整个电路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还可以包括一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在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和地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在计算机直流电源输出端每一个不同电压的回路上串联电感元件(小串联电抗器),这样可以将谐振点控制在不可能发生带电部分对地谐振的频率范围;串联电感元件(小串联电抗器)应保证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和不同负荷电流下的线性度。计算机直流电源和电子线路的带电部分对地阻抗呈电容性。
串联电感元件(小串联电抗器)的参数选择主要取决于直流电路对地的交流阻抗特性。因此,关健是测试计算机直流电路对外壳(或对地)交流阻抗,其中主要是对外壳(或对地)电容(电阻效应的比例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矿用真三维人员定位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