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坠落体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341.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锋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坠落 体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坠落体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高空工作环境中,经常发生工作人员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或不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屡次发生工作人员高空坠落安全事故,为施工单位及个人带来了极大损失。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一种坠落体验设备,通过将配带安全带的工作人员吊在坠落体验设备上,通过升降运动,使工作人员感受安全带的重要性,解决建筑施工现场高空环境工作人员对安全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坠落体验设备。该体验设备能够有效的模拟安全带坠落时对人的保护作用,其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角形布设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均竖直安装有长气缸,所述长气缸第一活塞杆的下端穿过横梁且连接有短气缸,所述短气缸第二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安全带。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竖直撑杆和连接在第一竖直撑杆上端的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二立柱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二竖直撑杆和连接在第二竖直撑杆上端的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三立柱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三竖直撑杆和连接在第三竖直撑杆上端的第三延伸杆;所述横梁安装在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之间、第二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之间以及第一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之间。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的下端均通过连接套与第一竖直撑杆、第二竖直撑杆和第三竖直撑杆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套侧壁开设有螺栓孔。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横梁之间、所述横梁和第一延伸杆之间、所述横梁和第二延伸杆之间以及所述横梁和第三延伸杆之间均通过斜撑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雨蓬,所述防雨蓬与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的上端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蓬的形状为三棱锥形状。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连接组件与短气缸活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坠落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的连接柱、安装在所述短气缸上端的耳座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柱和耳座的吊环,所述耳座上开设有第一水平通孔,所述连接柱的侧壁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向下延伸至连接柱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竖直通孔相垂直的第二水平通孔,所述吊环的下端安装在第一水平通孔内,所述吊环的上端伸入所述竖直通孔内,所述第二水平通孔内安装有穿过所述吊环的连接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短气缸第二活塞杆快速向下,使体验人员感受到自由下落体验,然后再通过长气缸第一活塞杆慢速下降,完成安全带坠拉体验。
3、本实用新型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组装式连接,方便来拆装和运输。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雨蓬,能够避免长气缸和短气缸以及控制箱不受雨雪侵害。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与横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立柱; 1-1—第一竖直撑杆; 1-2—第一延伸杆;
2—第二立柱; 2-1—第二竖直撑杆; 2-2—第二延伸杆;
3—第三立柱; 3-1—第三竖直撑杆; 3-2—第三延伸杆;
4—横梁; 4-1—活塞杆贯穿孔; 5—长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锋,未经谢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弹力实验仪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操作教学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