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铰接车的车辆铰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2053.5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马言诗;周长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奥博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5/00 | 分类号: | B60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铰接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铰接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地板、中置或后置式发动机的车辆铰接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大型长车身车辆,尤其是公交车,车身都需要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在相邻两节车厢之间连接铰接系统。铰接系统的安全性、运动稳定性,以及结构的简化性,对于车辆来讲至关重要。
低地板车辆(如低地板公交车)的特点就是车厢地板与地面距离小,便于乘客上下车。地板与地面距离小,就限制了车辆铰接系统的安装空间,所以结构紧凑是低地板车辆所选铰接系统的一项指标。
发动机后置不论是从乘用安全,乘座舒适性,还是动力匹配方面,都优于前置发动机的车辆。所以,现行的公交车多采用后置发动机结构,双节或多节车厢铰接时,发动机安装在后节(或中节)车厢,其产生的动力推动前部车厢前进,在车辆转弯或在复杂路况行驶时,这些力的合力有对前部车厢产生侧翻的隐患,所以控制车辆转弯时的速度,调整铰接装置的阻尼,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是铰接系统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结构和安全性能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地板、中(后)置式发动机的大型铰接车车辆铰接系统。该系统由于结构上的优化,使其运动性能稳定,保证了行车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铰接车的车辆铰接系统,包括铰接蓬总成、铰接盘总成和ACU控制系统;铰接蓬总成连接于两节车厢的框架之间,铰接盘总成连接于两节车厢的地板之间,ACU控制系统电连接车辆驻车传感器、车辆转向角传感器、仪表台、发动机管理系统、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铰接盘弯曲角度传感器、铰接盘液压缸。
铰接蓬总成包括了百褶蓬和连接在百褶蓬接缝部的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为鱼嘴形,具有齿形内咬合面,所述金属骨架利用齿形内咬合面将百褶蓬接缝部咬合住;所述铰接蓬总成还包括了前悬挂框、中间框、后悬挂框,前悬挂框连接在前车厢与前块百褶蓬之间,后悬挂框连接在后车厢与后块百褶蓬之间,中间框连接在前、后两块百褶蓬之间,所述前悬挂框、中间框、后悬挂框也为鱼嘴形金属骨架。
铰接盘总成包括了组合回转支承、浮动地板,所述组合回转支承包括上回转体、下回转体、支承外圈、支承内圈,所述支承外圈嵌装在上回转体的回转内壁上,支承内圈置于上回转体回转腔中与支承外圈严合形成环形球道,球道内装有滚珠,下回转体连接在支承内圈的底部,所述上、下回转体之间连接一液压缸;所述浮动地板连接在上回转体的上表面,由多块扣板相互耦合组成,每块扣板上都具有与另一块扣板过盈配合的过盈榫头和导向槽结构,所述浮动地板接缝处空隙小于0.01mm。
所述铰接盘总成还包括了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前连接件与组合回转支承的上回转体钢性连接、与前车厢采用弹性橡胶轴承柔性连接:后连接件与组合回转支承的下回转体钢性连接、与后车厢也为钢性连接。
所述液压缸为无源阻尼液压缸,液压缸与油箱采取一体化结构,油缸外筒固定穿设在油箱外壳中,在油缸外筒与油箱外壳之间形成密闭的油箱腔体,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通过阀岛、管路及油箱腔体构成液压回路,所述阀岛中包含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连接在液压回路中并通向所述油箱腔体;液压缸活塞杆向外连接所述上回转体,液压缸后端盖向外连接所述下回转体。所述ACU控制系统与比例溢流阀电连接,控制液压缸的进出油量,从而控制回转体的弯曲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来讲,简化了铰接系统的结构,增强了铰接系统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铰接蓬采用鱼嘴形金属骨架将百褶蓬夹紧,咬合力强,且不需要铆钉等辅助工具就可以将蓬布咬合住,向外拉动时,蓬布不易脱落,很少产生漏洞、撕裂的现象,较现在使用的类型更结实牢固。
2、组合回转支承通过在上回转体内壁上嵌装支承外圈,缩减了支承外圈的占地面积,使得上回转体组合结构变得紧凑,同时也使上回转体避免了台阶面,不会影响上面部件的安装。内、外支承圈之间依靠滚珠的滑动摩擦力转动,省力。组合回转支承结构整体显得简单、规则。
3、浮动地板采用导向槽和榫头形式对接,保证地板连接牢固,接触面处吻合度好,顶面平齐,外观质量好。
4、采用无源阻尼液压缸结构。油缸布局到油箱里面,大大节省了空间;控制及大部分管路布置在阀岛及后端盖上,减少了外接管路,节省了装配空间;通过ACU对流量进行控制,调节油缸伸缩时的阻尼量,实现车辆弯曲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奥博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奥博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2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