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014.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黑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B25B1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林辉 |
地址: | 3152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 ||
1.一种扳手,包括上钳口(1)、活动的下钳口(2)和扳手壳体,所述下钳口(2)通过进给机构带动而作与上钳口(1)相对的直线移动,
所述进给机构包括摆动齿(52),与所述摆动齿(52)具有锯齿的前端啮合的从动齿轮(53),以及与所述从动齿轮(53)同轴设置的带动所述下钳口(2)的进给齿轮(54),所述进给齿轮(54)上啮合有确保进给齿轮(54)单向旋转的制动棘爪(57),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齿轮(53)内固定有单向轴承(532),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扳手壳体转动连接的进给扳机(51),所述进给扳机(51)具有延伸出所述扳手壳体外的按压部(511),所述摆动齿(52)与进给扳机(51)位于扳手壳体内的前端部同步转动;
所述扳手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能带动所述摆动齿(52)与所述从动齿轮(53)脱离、所述制动棘爪(57)与所述进给齿轮(54)脱离的复位扳机(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扳机(51)位于扳手壳体内的前端部开设有定位槽(512),所述摆动齿(52)设置在所述定位槽(512)内,所述定位槽(512)和摆动齿(52)上穿设有进给扳机轴(513)从而形成进给扳机(51)、摆动齿(52)与扳手壳体的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齿(52)上开设有离合槽(521),所述进给扳机轴(513)的一端穿设在离合槽(521)内并能相对运动,所述复位扳机(61)的后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扳手壳体内,并且通过连杆(62)连接到所述摆动齿(52)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抵接在所述摆动齿(52)后端将摆动齿(52)和进给扳机(51)的定位槽(512)压紧的调整弹簧片(59)。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棘爪(57)的前部与所述进给齿轮(54)啮合,所述制动棘爪(57)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扳手壳体内,所述制动棘爪(57)的后部通过杠杆(63)与所述复位扳机(6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保持所述进给齿轮(54)具有反转趋势的钳口复位拉簧(6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齿轮(54)和扳手壳体之间形成有供设置所述钳口复位拉簧(64)的环形的限位槽(65),所述钳口复位拉簧(64)的两端分别与扳手壳体和进给齿轮(54)固定。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保持所述按压部(511)具有反向复位趋势的进给扳机扭簧(58)。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保持所述复位扳机(61)具有反向复位趋势的复位扳机扭簧(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黑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黑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0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做功的棘轮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的外六脚螺栓手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