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强度的碎纸机刀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268.2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8 | 分类号: | B02C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99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强度 碎纸机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刀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强度的碎纸机刀片。
背景技术
目前,碎纸机中的碎纸机刀片是两个刀片紧贴并且刀尖对齐呈V字形而形成一组刀片组,一个碎纸机刀片的常规厚度是2mm,一组刀片组的总厚度是4mm。碎纸机刀片是由2mm的钢材加工而成的厚刀片,随着钢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碎纸机刀片的成本随之上升。为了降低碎纸机刀片的成本,出现了各种通过1mm板材冲压而成的薄刀片,单个薄刀片的组装厚度仍然是2mm,一组薄刀片组的总厚度仍然是4mm。但是,其刀尖和刀体的结构强度却大幅度下降,远远不如2mm的厚刀片,刀尖和刀体容易变形和损坏,使用寿命短,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67989.3”、专利名称为“一种薄体碎纸机刀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刀尖和刀刃的相接处形成一断裂口,刀片容易在此处断裂,刀尖也容易变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强度的碎纸机刀片,它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或损坏,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结构强度的碎纸机刀片,包括薄刀体,薄刀体的中部开设有刀轴安装孔,薄刀体的圆周边缘通过冲压加工一体成型出一圈刀壁和若干刀尖,刀壁和刀尖的厚度大于薄刀体的厚度,刀壁和刀尖一体成型,刀壁和刀尖顺次相连且连成一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尖的内端部与刀壁连结成一体,刀尖的内端部的厚度与刀壁的厚度相同或相当,刀尖的内端部的顶面与刀壁的顶面是连续的,刀尖的内端部的底面与刀壁的底面是连续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薄刀体的厚度为1mm,刀壁的部分壁体凸出在薄刀体的内侧面,刀壁和刀尖的厚度为2mm,在两个碎纸机刀片组装成一组刀片组时两个碎纸机刀片的刀壁相互抵靠、两个刀尖的内端部相互抵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薄刀体通过冲压加工成型有间隔环,刀轴安装孔的壁体向薄刀体的外侧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间隔环,间隔环凸出在薄刀体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间隔环的厚度为2mm,刀轴安装孔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薄刀体通过冲压加工成型有若干加强筋,各加强筋均匀分布在刀壁和刀轴安装孔之间的圆环形区域,各加强筋凸出在薄刀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筋凸出在薄刀体的内侧面的厚度为1mm,在两个碎纸机刀片组装成一组刀片组时两个碎纸机刀片的对应加强筋相互抵靠形成一支撑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刀尖和刀体的结构强度更大,刀尖和刀体不易变形和损坏,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刀片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刀片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刀片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刀片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个碎纸机刀片组装成一刀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刀片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的刀片组组装于刀轴所形成的刀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刀体2、刀轴安装孔3、刀壁4、刀尖5、间隔环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改进结构强度的碎纸机刀片,两个碎纸机刀片组装成一组刀片组,两个碎纸机刀片相贴的一侧为内侧,朝向外的一侧为外侧。碎纸机刀片包括薄刀体1,薄刀体1的中部开设有刀轴安装孔2,薄刀体1的圆周边缘通过冲压加工一体成型出一圈刀壁3和若干刀尖4,刀壁3和刀尖4的厚度大于薄刀体1的厚度,刀壁3和刀尖4一体成型,刀壁3和刀尖4顺次相连且连成一体。其中,薄刀体1的厚度为1mm,刀壁3的部分壁体凸出在薄刀体1的内侧面,刀壁3和刀尖4的厚度为2mm。在两个碎纸机刀片组装成一组刀片组时两个碎纸机刀片的刀壁3相互抵靠、两个刀尖4的内端部相互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全局电子快门控制的条形码摄像装置
- 下一篇:酿酒工艺使用的原料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