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60度发光的LED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588.8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镭易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19/0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发光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泡灯,具体涉及一种360度发光的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LED照明市场一直被认为是LED最重要、最具发展前景的应用,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究其原因,主要为:1)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并得到积极推进;2)传统光源技术成长缓慢,面临发展瓶颈;3)LED照明技术进步与成本不断降低,长期市场障碍已不大。传统的白炽灯由于耗能高、寿命短等缺点,已被市场逐步淘汰,替代产品便是LED节能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员是LED球泡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LED球泡灯,发光角度很小,一般仅有120度左右,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球泡灯以改进现有球泡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球泡灯,能够实现360度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60度发光的LED球泡灯,包括:灯座、提供电源的连接线、安装于灯座上的散热基材、设置于散热基材上的LED组件、罩于LED组件外并与散热基材卡接的透明玻璃罩,所述LED组件包括:与散热基材固定连接的竖直的中空的导热管、设置于导热管上方的圆锥形灯芯、设置于灯芯上方的基板,所述导热管、灯芯及基板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基板的水平截面为圆形,并且基板的上表面为向上方凸起的弧形面,下表面为向下方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暴露处均覆盖有LED发光材料。
前述LED发光材料为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物。
前述连接线从导热管的中空结构中穿过并对LED发光材料供电。
前述基板为铝基板或玻璃基板。
前述灯芯与基板由相同的材质制成。
前述圆锥形灯芯的侧面涂覆一层反光层。
前述基板的周边也覆盖有LED发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LED球泡灯,结构简单而美观,连接线从中空的导热管中穿过;圆锥形灯芯与基板粘接在一起,并且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形面,能够实现360无死角地发光,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光角度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60度发光的LED球泡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灯座,2、散热基材,3、透明玻璃罩,4、导热管,5、灯芯,6、基板,7、LED发光材料,8、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360度发光的LED球泡灯,包括:灯座1、提供电源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安装于灯座1上的散热基材2、设置于散热基材2上的LED组件、罩于LED组件外并与散热基材2卡接的透明玻璃罩3,其中,LED组件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导热管4、圆锥形灯芯5以及基板6,三者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导热管4为中空结构的,连接线从其中穿过以供电,球泡灯整体结构简单美观。基板6的水平截面为圆形,并且如图1所示,基板6的上表面为向上方凸起的弧形面,下表面为向下方凸起的弧形面,在基板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暴露处均覆盖有LED发光材料7,进一步地,在基板6的周边也覆盖有LED发光材料7,优选的LED发光材料7为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物。这样一来,由于LED发光材料7的发光均一性高,而且弧形面对于发光角度有显著的提高,从而实现了360度发光。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灯芯5与基板6由相同的材质制成,基板6为铝基板或玻璃基板,其中,玻璃基板的性能更佳,发光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圆锥形灯芯5的侧面涂覆一层反光层8,反射光线,进而更好地保证了360度的无死角发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镭易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镭易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