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为停车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位充电的电源补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886.7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单菲菲;马雄菲;方芳;孟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装置 升降 驱动 部位 充电 电源 补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为停车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位充电的电源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停车塔采用的升降电梯,通常是通过停车塔最上层的电梯驱动部分悬垂下来的钢索的卷起、放下操作来进行升降工作。
由电梯电机功率的大小,决定搭载车辆的重量和所消耗电量,电梯向提升时所消耗电量最大,限定了搭载车辆的重量。用户要根据升降电梯所消耗电量的多少来支付电费,有的收费规定是根据电梯功率最大值来支付固定的基本电费。
在根据电梯功率最大值来支付固定的基本电费的情况下,要降低电费,就需要减小驱动马达的功率,使基本费用下降。然而,采用较小功率的驱动马达的停车塔,只能停放车型较小、重量较轻的小型车辆。这就限制了停车塔的使用范围,给需停放车型较大、重量较重的车辆的用户带来不便。 这种情况下,停车塔只能停放小型车的话使用者会减少,经济上不合算。如果希望停车塔可以停放各种车型的话,则会出现基本费用上升,需要采用大型化电气设备,增加额外的费用。
停车塔的用电量,在升降电梯搭载车辆上升入库时最大。除此情况下的升降操作则在再低功耗下运行。升降电梯在搭载车辆下降出库时并不需要用电,驱动马达此时能起到的发电机的作用,然而发电机的功能产生的电能并未被利用,而是通过电阻上变为热能被浪费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设计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驱动部位充电的电源补给装置的技术方案,在升降驱动部位的电源控制电路中运用电机再生制动技术,当电力不足以提供升降电梯入库的全部动力时,通过蓄电池中的补充电力,为升降马达供电,达到使其成为可以驱动运转的电源补充装置,停车塔的升降驱动机构中,驱动马达的容量会因为重量大的车而上升,通过蓄电池和逆变电路构成的电机再生制动系统作为电力补充装置。
实现在不超出总的电量的情况下,升降驱动机构可以使用小型车用的电力设备,运载重量大的车,并降低电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为停车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位充电的电源补给装置,包括控制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气控制柜、再生制动系统、变频器,其中再生制动系统由整流器、蓄电池、逆变电路、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单相电源接口、电压检测信号接口和再生电源输出接口构成; 电网提供的单相电源通过单相电源接口连接整流器,整流器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通过再生电源输出接口连接到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内的三相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电网提供的三相电源,三相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接触器,接触器的三相输出端与变频器三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电缆与三相断路器输出端电缆对应相接;由变频器电压信号反馈端引出的线缆通过电压检测信号接口连接到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本装置使电网电源的容量和蓄电池的电力相加来驱动马达运转,通过蓄电池和逆变电路构成的电机再生制动系统作为电力补充装置,使其达到高电力效果,进而达到使电气设备小型化,降低电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停车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位充电的电源补给装置示意图;
图2、停车装置示意图。
图中:1.停车装置,2.升降电梯,3. 横移托盘,4.升降驱动部分,5.导轨,6. 悬垂部件,7. 电梯叉,8. 托盘叉,9. 横移装置,10. 驱动轴。11 .钢索,12 .驶入台,13. 蓄电池,14 .驱动马达,15.马达输出轴,16 .电气控制柜,17. 逆变电路,18. 三相电源,19 .单相电源,20.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21. 变频器,22 .整流器,23. 钢索滚筒。
E :升降空间;X :停车室;S: 驶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