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关节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656.2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51817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关节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肩关节矫形器。
背景技术
临床实践中发现,中风偏瘫会导致患者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低张力或迟缓性瘫痪,而当患臂在体侧悬垂时间过久,会有下坠的不适感或疼痛,时间长的话,会引起严重的肩痛,甚至造成肩关节脱位或者半脱位,这样一方面影响偏瘫肩的功能恢复,同时也对偏瘫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矫形器是指装配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肩关节肌肉迟缓、肩关节疼痛、脱位或者半脱位的患者提供一种肩关节矫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肩关节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裹上臂的上臂环带、胸带以及用于设置在腋窝处以将腋窝撑开并对上臂提供支撑力的气囊,所述胸带从需矫正的肩关节所对应的肩头一侧至另一侧的腋下环胸背部绑缚在人体上,其设置在肩头一侧的部分通过拉带与所述上臂环带连接,所述气囊通过连接带与所述胸带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还设有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环带为中间宽两端窄的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两端别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胸带、所述拉带以及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有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件。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日字扣或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具有与腋窝处的生理轮廓相匹配的形状。将其充气后可适当分开腋窝,减轻肩关节挛缩和内收畸形,减轻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环带和所述胸带采用透气弹力合成材料制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肩关节周围组织提供支持、稳定、保温和缓解疼痛的作用,保护处于弛缓阶段的偏瘫患者肩关节免于损伤,适用于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和炎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血管病、脑外伤)所致的肩关节半脱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上臂环带,2. 胸带,21. 第一日字扣,3. 气囊,4. 拉带,41. 第二日字扣,5. 连接带,51. 第三日字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肩关节矫形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肩关节矫形器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上臂环带1、胸带2和气囊3,其中,上臂环带1和胸带2均采用透气弹力合成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的上臂环带1为中间宽两端窄的片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魔术贴,使用时将其包裹在需矫正的肩关节所对应的上臂处,魔术贴的使用有利于根据使用者上臂的粗细调整其包裹的松紧度。胸带2使用时,从需矫正的肩关节所对应的肩头一侧至另一侧的腋下环胸背部绑缚在人体上,其上设有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件,该调节件可以是日字扣或魔术贴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如图中所示的第一日字扣21。上臂环带1通过拉带4与设置在肩头一侧的胸带2部分连接,此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非可拆卸连接。拉带4上设有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件,该调节件可以是日字扣或魔术贴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如图中所示的第二日字扣41。气囊3用于设置在腋窝处以将腋窝撑开并对上臂提供支撑力,其通过连接带5与胸带2可拆卸连接,气囊3具有与腋窝处的生理轮廓相匹配的形状,并且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口。连接带5上设有用于调节其松紧度的调节件,该调节件可以是日字扣或魔术贴等。参见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带5的一端与气囊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设于胸带2上的第三日字扣51连接,第三日字扣51在此处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用作连接带5与胸带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二是用作调节连接带5的松紧度的调节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分别将上臂环带1和胸带2固定好,再将气囊3置于腋下,通过充放气调节气囊3鼓起的程度使腋窝被撑开合适的距离,将连接在气囊3上的连接带5连接到胸带2上并将其松紧度调整到合适,最后再调整拉带4的松紧度,使拉带4对上臂环带1产生上提的拉力,从而使肩关节有所依托保护和复位,在肩外展、外旋运动时,避免肩关节向前脱位。本实用新型可在患者处于重力位(如站立、坐、行走)时使用,当卧床或夜间睡觉时可不使用气囊3,使用时务必注意使上臂环带1和胸带2松紧合适,防止血液循环产生障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